話說孫思邈送走王遠知和蘇道標后,夏云霜等人主動圍坐在孫思邈身邊。孫思邈道:“你們給我說說如今的情況,怎么只有你們幾個人住在這里,其它人呢?”
夏云霜道:“曉蝶和小玉,她們一家人在陳倉,跟著立言師叔做事。秦木棉一家人在普陀島。歐陽姜兒、柳子桃、洛小荷、羅小曼、馬娟花、吳麗紅,現(xiàn)在都同她們的道侶在茅山上。
孫遷、樂悅悅夫婦,在耀州看守藥店。孫德、華春梅夫婦,在樂山看守藥店。孫才、錢小佳夫婦,在成都看守藥店。方舞雪夫婦在敦煌看守藥店。
姜紅梅和李玉華夫君不幸遇害,跟著楊雪寒在李家塬幫忙照看七名胡人孩子。孫尚馬蓮花一家,在洛陽不幸遇害,連帶著收養(yǎng)的兩名胡人孩子也遇害了。
鮮于思的夫君被流放嶺南,她留在京中撫養(yǎng)老母,同高翠母子住一起。葛小玉的妹妹葛小麗一家也不幸遇害。
張出塵跟著李靖投靠了秦王李世民。苗竹米隨夫君上任去了建安郡,李百藥現(xiàn)在仍然困在杜伏威軍中任偽職。”
孫思邈聽完家人情況,便問起了天下形勢:“師陽,你說一下現(xiàn)在天下是如何形勢?”潘師陽道:“去年隋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隋朝正式覆滅。前年李淵在晉陽起兵,很快攻下京城,楊廣死后,他正式稱帝,建立唐朝。
東都洛陽殘隋勢力擁立楊侗為皇帝,實權(quán)則落在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打敗李密,收服大批瓦崗寨核心成員,實力僅次于李淵。
河北夏王竇建德在魏縣殺死宇文化及,接收北歸的江都隊伍,其中便有楊廣的皇后蕭氏,以及楊廣遺孫楊政道,總體實力排在第三。
除了最強的三大勢力,還有大大小小二三十個政權(quán),他們都是占據(jù)一地,個個稱王。現(xiàn)在唐朝占據(jù)優(yōu)勢,管轄的地域也最大,是最有可能統(tǒng)一全國的。”
孫思邈道:“原來如此,難怪王師尊和蘇道長,想扶持李淵統(tǒng)一天下,原來大有可為。我明日隨他們進京,你們看守好避難所。”孫靜道:“爺爺,你才剛回來,這又要走,明天能不能帶上我?”孫思邈道:“你呀,還是好好在這里待著,現(xiàn)在是亂世,千萬不要亂跑。”
次日,孫思邈便跟著王遠知和蘇道標進京了,他們來到皇宮門口,請求覲見皇上。李淵聽太監(jiān)稟報,有三位高道想要見他,并吩咐道:“讓他們進來吧!”
三人見到李淵后,齊齊行禮:“上清派王遠知見過陛下,樓觀派蘇道標見過陛下,丹鼎派孫思邈見過陛下。”李淵笑道:“三位道長,不知見朕有何事?”蘇道標道:“貧道已經(jīng)尋回樓觀派鎮(zhèn)派之寶定龍珠,愿意獻給陛下,永保大唐江山。”
李淵大悅笑道:“好,道門愿意將此重寶獻給朕,朕絕對不會虧待道門。此龍珠聽聞可以聚集天下氣運,不知是否屬實?”蘇道標道:“此事千真萬確,要不然巫教也不會趁我不在觀中想盜取此物。幸得孫道長拼死守護,此珠才沒有落入巫教之手。”
王遠知道:“如果此珠被巫教竊取,天下肯定會持久動蕩不安。如此便是天下百姓的苦難。現(xiàn)在獻給陛下,永鎮(zhèn)宮中,能保大唐氣運不衰,江山萬代。”
李淵問道:“此珠到底有何來歷?”蘇道標道:“此龍珠乃是太上老君傳下的寶物。陛下有了此物,必定能夠早日統(tǒng)一天下。我們道門愿意助陛下一臂之力。”
李淵笑道:“好,以后唐朝就以道教為國教。朕追認太上老君李耳為始祖,為其建造老子廟,四時祭祀。李家子孫必須熟讀《道德經(jīng)》。”
道教高手如云,蘇道標、王遠知、孫思邈談妥派出那些高手,幫助大唐統(tǒng)一天下,便告辭回去安排。
李淵卻單獨將孫思邈留了下來,他現(xiàn)在當了皇帝,妃嬪眾多,可惜有心無力。所以他將孫思邈留了下來,想討要幾顆道教秘藥。
李淵道:“孫道長,朕聽聞丹鼎派有很多神奇的丹藥,不知你身上是否帶著?”孫思邈一聽這話,便明白他的意思了,說道:“丹藥倒是沒有,只是前不久在一處千丈懸崖上,發(fā)現(xiàn)一棵棗樹,上面還有幾顆未落的棗子,清香甜美,不似凡物,便獻給陛下。”
李淵接過八顆赤紅鮮亮的棗子,忍不住將一顆丟入口中,嚼了起來,香甜酥脆,不似凡品,整個人頓覺神清氣爽。李淵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失態(tài)了,他收斂住臉上的喜悅,問道:“此棗你可還有?”
孫思邈道:“此棗總共才九顆,我吃了一顆,其它都在這里了。”李淵笑道:“你獻此仙棗,想要什么賞賜?”
孫思邈心想:“如果自己不要賞賜,李淵肯定會起疑,覺得自己還私藏了棗子。”他說道:“聽聞宮中有一本道門《艮水經(jīng)》,不知陛下可否讓我借閱一下。”
李淵笑道:“何必借閱?朕賞賜給你。”說著便吩咐太監(jiān)去取過來,賞賜給了孫思邈。孫思邈拿著這卷書便告辭了。李淵見他走遠,心想:“他應(yīng)該沒有騙朕,這棗子真的只有這么幾顆,真是太可惜了。回頭我將這棗核拿給宮中御花園的匠人,讓他培植出來。”
次日,李淵便下詔奉道教為國教,追認太上老君李耳為李家先祖。興建老子廟,宣稱大唐乃天道正統(tǒng),派出使者去說服那些割據(jù)的偽王,歸降大唐。
話說寶鼎山的圣女,聽聞孫思邈一回來,就促成道教成為大唐國教,還到處宣揚大唐才是正統(tǒng)。更讓她生氣的是,污蔑巫圣教十六長老,盜竊龍珠,將他打成重傷,逼入懸崖。
圣女怒道:“臭小道,實在太可惡了。讓道教得了這么大的好處,還不忘向巫圣教潑臟水,真是欺人太甚。誰會要你道教的那個破珠子,只有李淵那個傻子,將它當成寶。沒想到你是這么一個用心險惡的小人,竟然這樣報復(fù)我,想讓巫圣教永無出頭之日。臭小道走著瞧,我絕對不會讓你得逞。”林清雅站在旁邊,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