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帝朱翊鈞端坐于姜餅小院的石凳上,牙痛在“消炎散”的神效下迅速消退,臉上的痛苦之色漸漸散去,帝王威儀重現。
他啜了一口夏荷奉上的清茶,茶香清冽,遠勝宮中貢品,眼中閃過一絲驚嘆。
這小院的清幽雅致,青磚黛瓦,古槐參天,池中錦鯉悠游,荷葉田田,處處透著超凡脫俗,讓他心生敬畏。
姜餅的從容氣度與那方奇異的“手機”更讓他確信,此地絕非凡間,姜先生必是通天徹地之人。
姜餅見萬歷神色恢復,眼中卻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暗道:“這萬歷帝,國本之爭的始作俑者,三十年不上朝,擺爛至此,倒是來得巧!”
他對滿清無甚好感,對大明皇帝倒是有幾分興趣,然想到萬歷打破嘉靖不上朝記錄的“壯舉”,卻又生出幾分鄙夷。
嘉靖雖閉門不出,卻能遙控朝政,肅清權臣,保大明安穩;萬歷卻徹底放手,朝政糜爛,邊關告急,國將不國。
他雖不喜萬歷的做派,但見其懇切求教,也不吝賜教,決定借此機會,點醒這位聰慧又昏聵的帝王。
“陛下,牙痛雖愈,然大明之癥,更甚于此。”
姜餅語氣平緩,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自袖中取出那方“手機”,形如掌中玉璧,薄而光滑,表面泛著幽光,似琉璃又非琉璃,隱隱流轉著奇異的光澤。
萬歷瞪大雙眼,驚道:“此為何物?莫非仙家法寶?”他雖久居深宮,見多識廣,宮中奇珍異寶無數,卻從未見過如此精巧之物,宛如天外之器,心頭震撼莫名。
姜餅笑道:“這不是什么仙家寶物,而是叫‘手機’,可以說是我們后世的人手必備的東西,簡單來說,可覽古今,通曉萬事。”
他輕觸屏幕,光華流轉,浮現出一幅幅文字與圖像,赫然是《明史》與大明后世的記載。
萬歷屏息凝視,見屏幕上文字如活物般流轉,圖像栩栩如生,似有萬千景象在掌中演化,宛如神術。
他顫聲道:“此……此真是神器!姜先生,速為朕解說!”
他身子前傾,帝王之威蕩然無存,只剩對這“仙器”的好奇與敬畏。
姜餅滑動屏幕,沉聲道:“陛下,大明之癥,根在國本之爭,成于內憂外患。
陛下倦于朝政,三十年不上朝,致使朝綱廢弛,內閣與司禮監權勢膨脹,文官黨爭不休。
東林黨與浙黨之斗,耗盡國力,民心漸失。
而遼東女真,努爾哈赤已于今年建國,號‘后金’,其志不在小,欲吞中原!”他語氣漸重,目光如刀,直刺萬歷心底。
萬歷聞言,臉色一沉,喃喃道:“女真……后金?區區蠻夷,怎敢犯我大明?”他雖久不上朝,然帝王的自尊仍在,撫順失守的急報雖未細看,卻也知遼東危急。
姜餅冷笑:“陛下,女真雖小,然其兵精將勇,努爾哈赤雄才大略,趁大明內亂,步步蠶食。
陛下若不振作,數十年后,大明江山,將亡于女真之手!”
姜餅手指輕動,手機屏幕上浮現薩爾滸之戰的慘烈景象:大明四路大軍,十余萬精銳,在遼東雪原中被女真鐵騎圍剿,尸橫遍野,血染白雪。
經略楊鎬倉皇逃遁,遼東重鎮盡失,撫順、開原、鐵嶺皆成后金囊中之物。
萬歷看得目眥欲裂,拍案而起:“不可能!朕的大明,怎會如此不堪?!”
哪怕此刻的后金已然崛起,可萬歷還是不能接受。
他氣息急促,龍袍下的雙手緊握成拳,眼中滿是震驚與不信。
姜餅面無表情,繼續滑動屏幕,畫面一轉,崇禎十七年的京師浮現:李自成率流賊攻破紫禁城,崇禎帝朱由檢孤立無援,悲憤之下于煤山自縊,大明三百年江山轟然崩塌。
屏幕上,崇禎帝身著素袍,懸于歪脖樹下,寒風呼嘯,紫禁城火光沖天,漢人剃發易服,屈膝于滿清鐵蹄之下。
萬歷如遭雷擊,臉色煞白,跌坐回石凳,顫聲道:“大明……亡了?朕之子孫,竟如此凄慘?!”他緊握手機,屏幕上的文字如刀刻心,圖像如針刺目。
滿清鐵騎踐踏中原,漢人血流成河,崇禎帝的悲鳴仿佛穿透時空,直刺萬歷心底。
他淚水奪眶而出,嘶聲道:“姜先生,朕錯矣!國本之爭,朕優柔寡斷,致使朝堂分裂;倦政三十年,致使民心盡失!然女真已起,朝政糜爛,朕當如何挽救?”他放下帝王架子,語氣近乎哀求,眼中滿是悔意與無助。
姜餅眼中閃過一絲鄙夷,暗道:“萬歷,樣樣學嘉靖,卻學了個擺爛,國將不國!”他語氣卻溫和:“你可知道,嘉靖帝雖不上朝,卻能遙控朝政,肅清權臣,保大明安穩。
你卻徹底放手,內閣黨爭,邊關空虛,民不聊生。
然大明未亡,尚有轉機。
陛下當速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平息國本之爭;重用徐光啟,督造火器,固守遼東;減免賦稅,安撫民心。
唯有如此,大明方可續命!”
姜餅遞上一卷《諸天治國簡錄》,沉聲道:“此書集漢唐明君治國之道,漢武帝強兵之策,唐太宗納諫之風,永樂帝開拓之志,皆在其中。
陛下若能依此而行,或可挽狂瀾于既倒!”萬歷接過書冊,翻閱見其中詳述治國方略,火器制造之術尤為醒目,眼中燃起一絲希望。
他又望向手機,屏幕上崇禎自縊的畫面如夢魘縈繞,讓他心如刀絞。
“先生,此‘手機’果真神器,朕可否帶回?”萬歷小心翼翼地問,眼中滿是對這“仙器”的渴望。
姜餅點頭:“想帶回就帶回去唄,不過你那個時空沒有電,也沒有網,想像我這樣搜索是不能的了,不過我可以給你下載一堆你需要的東西,整理成TXT格式給你用。”
萬歷如獲至寶,將手機與書冊緊緊抱在懷中,叩首道:“先生之恩,勝過再造!朕必痛改前非,振興大明!”他起身,目光如炬,似在這一刻找回了昔日勵精圖治的雄心。
姜餅目送萬歷踏入光門,消失在光芒中,喃喃道:“萬歷若能醒悟,大明或可多撐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