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aaaa_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嫩草影院永久久久精品_被黑人粗黑大肉奉视频_久久久久亚洲最大xxxx_特级a欧美做爰片毛片

普項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秦家女面相刻薄 > 【終章】
    第125章秦姝落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秦姝落梳洗好之后, 便去了祭祀的場地。

    此次立春之祀是荊山第一次舉辦這樣大的盛事,待這場祭祀成功舉辦之后,就意味著荊山要徹底建立屬于自己的王朝和天下了, 往后便是盛京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

    是以沈陵川在荊山的中心山脈新建造了一座約六十尺高的祭天臺, 據說仰可以摸天,俯可以觸地, 祭祀時仰頭望去, 高聳威嚴之姿刻骨銘心。

    秦姝落在祭天臺的正下方站定, 這還是自祭天臺落成以來,她第一次前來查看。她抬頭順著階梯一級一級地望去, 只覺得傳言確實不虛,這祭天臺高聳入云,當真是威儀四方, 四個角落的火壇熊熊燃燒, 仿佛在給天上的仙人傳書報信。

    秦姝落靜靜地望著臺上青煙烈烈, 神思遠游。

    幼時她是沒有這樣的資格參與祭天儀式的, 再稍大些, 也只在外祖母還在世之時,曾跟在她身邊,遠遠地瞧過一眼永嘉帝祭天, 那時只覺得場面是那樣的恢弘盛大, 祈福的人是那樣的誠心盡力,好像如此天上神仙便能聽見他們的禱告, 保佑來年風調雨順, 百姓生活富足安樂,臣民兢兢業業, 皇帝恪職盡責。

    可是當她自己一步一步走進這儀式的中心,卻會發現,原來比起所謂的誠心禱告,更重要的居然是人的私欲。

    誰知道禱告的人想的究竟是什么呢?

    上天又是否真的能聽見他們的聲音?

    如果真的聽見了,那當初為何不許她更順遂和睦的一生?

    呵,秦姝落揚了揚唇,不自覺地自嘲一聲。

    她垂下眼眸,轉頭卻瞧見蕭沁也來了,只是同往日略有些不同,比起從前的樸素簡約,如今衣著極為華貴,秦姝落一眼就能看出來她外衣上用的料子都是南城進貢的香云紗,價值千金。

    這還不是最打緊的,打緊的是她身后還跟了好幾個人伺候著,尤其是身側離得最近的一個,秦姝落與他打過幾回照面,是沈陵川身邊常年隨侍的林七。

    嘖。

    想來她病了這一場,當真是發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蕭沁望著秦姝落也不似往日那般冷落,而是溫柔有禮道:“見過皇嫂。”

    秦姝落頷首,“聽聞你前些日子來探望過本宮,可惜本宮身體不適,不能見你,勞你掛念了。”

    “哪里的話,嫂嫂身體好,沁兒便安心了。”蕭沁如今脫去了稚氣,身上反而多了幾分柔和。

    秦姝落牽了牽嘴角,算是回應,但笑容始終不及眼底。

    蕭沁也彎了彎唇角,沒有同她再多說,如今物是人非,大家俱不相同了。

    兩人心照不宣地分站在祭天臺的兩側,冷眼看著臺下早已進場的各級官員和祭祀人員。

    秦姝落的笑容也在轉身的時候瞬間消失,她現在也沒有心力再敷衍旁人了,大家各有所求,但愿上天能讓他們都得償所愿吧。

    臺下,秦姝落還瞧見了好些個眼熟的叔伯。

    從前在盛京生活之時,這些人就常同父親來往。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恐怕今日又會有一場大戲上演。

    巳時一刻,天邊的朝陽恰恰好完完全全從山崖的那邊升起,橙光鋪灑在山川之上,好似給整個人間都鍍了一層金光。

    日晷上的倒影正中中心。

    吉時至。

    立春祭祀始。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是多少老百姓盼望著的開春儀式,他們對新的一年所有的美好寄托都放在這兒上面了。

    如此,自當是由這個王朝身份最尊貴的人來點燃燔柴爐內的煙火,為他們迎來四季之神。

    秦姝落抬眸看著這高聳的臺階,定了定心神,步履穩健,拾級而上。

    待她走到祭祀臺上,一旁的沈陵川早已候好,為她遞上火把。

    秦姝落瞧了他一眼,抬手接過火把,就要點燃火焰。

    卻聽身后傳來一聲洪亮的喝止聲。

    “慢著!”

    秦姝落點火的手一頓,轉頭只見下面一位熟悉的官員站出身來,“御史大夫陳光鈺見過太子妃,沈大人。”

    秦姝落擰了擰眉還未開口說話,沈陵川便先道:“陳大人,眼下可是祭天吉時,耽誤了時間恐怕不妥吧。”

    陳御史道:“沈大人見諒,只是微臣從盛京趕來荊山已久,卻一直未能有機會拜見太子殿下,宮中六皇子等人實在是掛念。”

    他打頭陣,其他的盛京官員便不再畏畏縮縮,紛紛開口道:“是啊,久不見太子出行,臣等甚是擔憂。如今卻連祭天大典都不出席,這……”

    “還請太子妃和沈大人將太子殿下請出,一同祭祀天地,如此才符合規矩啊。”

    “就是就是!”眾人大聲附和著。

    沈陵川看著這群盛京來的官員,唇瓣緊繃,壓著性子才道:“太子殿下身子不適,實在是不宜出行。如此才特命太子妃代行,也是一片誠心,如何能算是不合規矩?”

    “可是太子妃到底只是一介婦孺……”陳御史身后的一個青年官員癟著嘴不屑道,“怎能當此大任?倒不如在盛京祭天,由六皇子執祭,如此方為正統。”

    沈陵川望著他,面容一瞬間就冷了下來,沉靜深邃的眼眸中迸射出寒光,倘若眼眸中的殺意能夠幻化為實質,這青年官員恐怕早已被他剝皮抽筋了。

    “六皇子雖為皇嗣,難不成還能越過太子殿下去不成?”沈陵川反問道。

    “可眼下又不見太子殿下,誰知他是生是死?”那青年官員率先按捺不住性子反駁道,“先前還聽聞他遭受刺客暗殺,今日不曾現身,恐怕說不過去吧。”

    沈陵川冷笑一聲,“不知你何處聽來的謬言。太子雖是病重,卻一直好好地在荊山養病,楊大人此言,可是在詛咒太子?”

    “你!你……血口噴人!”那官員氣得啞言,性子一急揮袖就要破口大罵,好在是陳御史按住了他。

    他抬了抬手,恭敬道:“沈大人,楊大人并非此意,只是如今外頭已有不少流言,道是太子殿下貴體有損,我等身為臣子,若不親眼瞧上一瞧又怎能放心?沈大人也是人臣,定能體會我等的心焦之意。況且立春之祭這樣大的盛典,太子殿下也不露面實在是說不過去啊……”

    他垂首,似是惋惜道:“還從未聽說過哪一朝哪一代祭天,未有皇嗣在場,實在是于禮不合啊。”

    秦姝落看著盛京這些個官員,看來今日蕭洵不現身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她撇了一眼沈陵川,她倒要看看,沈陵川到底有什么法子躲過這一劫。

    她幾不可聞地抬了抬唇,好似局外人一般,冷眼看戲。

    不想,沈陵川盯著眾人,臉上沒有半分焦躁的之意,轉頭瞧了一眼秦姝落,恰巧與她對視上。

    “皇嗣,誰說沒有?”

    秦姝落的眉毛微不可察地皺了皺。

    下一瞬,便聽他道:

    “太子妃有孕了。”

    “什么,有孕了?!”

    只這一句話就將所有人都炸了個翻天。

    底下的官員們頓時愕立當場,無數震驚的神情來不及隱藏。

    秦姝落望著沈陵川眼中也有一瞬間的震驚,這沈陵川當真是……膽大包天。但好在她如今也練就了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心中震驚萬分,臉上也不曾表露絲毫。

    秦姝落鎮靜下來,掃視一圈眾人,底下的官員還在面面相覷,俱是不敢置信,思量著對策。

    偏蕭沁臉上是半點詫異也沒有,只是不自覺地抬手摸了摸腹部。

    秦姝落秀眉緊蹙,眸光與她對視的一瞬,蕭沁依舊點頭微笑,沒有半點異樣,只剩下不顯山不露水的溫柔一片。

    還是盛京的官員先反應過來,問道:“可即便是這樣,祭天祈福,太子也當現身,否則……”

    “否則什么?本官已經說過了,太醫有言,太子病重,不宜吹風,否則容易感染傷寒引發舊病,是以特意讓未來的太孫替代太子祭天祈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難道還不夠誠心實意嗎?”沈陵川望著那御史,眸光銳利得仿佛能將他生吞活剝了,“還是說,御史大人,想要太子以身犯險?拿性命開玩笑?嗯?”

    這話說得,不就是陳御史想要太子死嗎?

    他忙垂首道:“臣不敢。只是……”

    “御史大人。”沈陵川抬步走向他,聲音忽然變得溫柔了起來,陳御史忍不住抬眸看了他一眼,卻見沈陵川腰間不知何時掛上了一個極為眼熟的香包。

    他微笑著,偏頭在他耳邊低聲道:“陳夫人未能來荊山一道祭祀祈福,當真是一大憾事啊。回去定要替我向伯母問好。”

    “不敢,不敢。”陳御史瑟瑟發抖。他從前同沈陵川不過一面之交,想不到這黃毛小兒比起他父親來竟是陰狠這許多。

    他脊背傴僂,顫聲道:“太子和太子妃誠心為蒼生祈福,無人敢置喙。”

    沈陵川拍著他的肩膀,陳御史半邊身子都快疼得落了下去,沈陵川微笑道:“那就好。”

    陳御史乃是此次盛京官員里的話事人,出行之前,六皇子有言一切聽他號令。

    可眼下他卻這般被人威脅,敗下陣來,那楊大人實是看不過眼,喝道:“你放開陳大人,”他一邊抬手想要幫陳御史拂開沈陵川的手,一邊罵道,“誰知道懷孕是真是假,沈陵川,你也不過是那秦家女身邊的一條狗,先前為她做盡惡事,意圖謀反,你以為這些事沒人、啊——!”

    他的手還沒碰到沈陵川,便傳來一道鉆心的劇痛。

    只見一道刀光閃過,攜帶著鮮紅的血跡。

    楊大人捂著自己的斷臂,疼得額角冒汗,再也說不出話來。

    沈陵川看著他,淡淡道:“立春大典,原是不宜見血的,可你屢次三番耽擱吉時,還對太子妃和皇嗣不敬,想來天神不會怪罪,就當……是血祭了。”

    眾人看著斷了一臂的楊世和,不由得頭皮發麻。

    再也不敢再多說什么。

    秦姝落淡笑一聲,隨即順勢道:“來人,楊大人自愿血祭四時之神,此心可感天地。還不將他帶下去,好好休養。”

    “是。”

    秦姝落轉身,再不拖泥帶水,直接在眾人的注視下把火把扔進了燔柴爐。

    火焰頓時“噌”地翻滾上涌。

    濃煙烈烈,上告天時。

    祭天大典照常進行。

    三跪九叩、進俎、獻禮,一一上演。

    秦姝落站在高臺之上,平靜而又麻木地做著祭祀儀式,從此這荊山的地位便算是坐穩了。

    她一垂眸看著這繁榮發展的荊山,心中竟是少見的覺得心安和快樂。

    往后就是春耕了,北邊的春耕比盛京要晚些,可也等不得多久了。

    再過不久,山腳下,半山腰都會種滿谷物或是旁的青菜果蔬。

    一切都會發展得很好。

    很好。

    沈陵川將這一切都管理得極為出色。

    她想,比起滿懷仇恨的她,沈陵川恐怕更適合做這個管理者。

    甚至蕭沁都比她更有欲望。

    呵,秦姝落垂著眼眸,忍不住低笑一聲,也不知道是在何時她的心氣兒竟已消耗殆盡,再也支撐不起任何沖突和費力了。

    “祭天大典,上告于天,今秦家女姝落代蕭氏第十七代孫蕭洵祭天……惟望四時風調雨順,年年歲歲無災無難。”

    “此祭,禮成。”

    祭天大典完成,荊山所有的官員懸著的心都松了一口氣。

    眾人依次退去,只楊世和的那只斷臂還擺放在祭臺之上,預示著這場大典的暗潮洶涌。

    沈陵川看著大家有序退場也暫時放輕松了一瞬,可也只是一瞬。

    眼下雖解了燃眉之急,混過去了立春之祀,但盛京那邊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沈陵川看著四散離去的背影,負手站在祭天臺前,緊抿著唇瓣,神色凝重,恰巧看見還站在一旁看著他的蕭沁,垂了垂眸,而后沖身側的人耳語了兩句,蕭沁便被身旁伺候的人哄走了。

    秦姝落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她扯了扯嘴角,這世上的男女情事當真是有趣至極。

    從前是怎么也看不上,避之如蛇蝎,如今倒是放在了心尖上,容不得半分怠慢。

    待沈陵川處理好所有后事,秦姝落才走到他身邊,溫聲道:“沈大人陪本宮在山上走走吧。”

    沈陵川一回眸,就看見她溫柔淺笑的模樣,剛要開口又見身后的碧書推來了輪椅,秦姝落后退了一步,坐了上去,碧書為她蓋好薄毯,立在身后。

    秦姝落平靜地抬眸看向沈陵川。她如今的身體虛得很,吹不得風,也不能久站久行。

    “想來沈大人不會介意本宮不能步行?”

    沈陵川看著她,會心一笑,而后走到碧書身側,碧書自覺地讓出位置,沈陵川寬大的手掌扶上把手,然后推著人朝山頂上走去。

    沈陵川推著秦姝落,步子不快,速度適中。往日里總是事務繁忙,眼下倒是有機會好好看看這荊山了。

    說來,荊山并非是山,而是大庸朝北邊最大的群峰,早年間雖被選做獵場,在此處建立了行宮,到底還是比不得盛京多年積蘊繁華。是以當初她和沈陵川接管此地之后,除卻加強各處設防守衛一事,最重要的就是建造和翻修了。

    眼下的荊山雖不如盛京那般富庶繁華,卻也早沒了當初的陳舊破敗。

    尤其是今日的祭天臺,修建得豪華威嚴無比。

    可見沈陵川當真是花了不少心思。

    一路從祭天臺,走向北面最高的見春峰,此地地處逶迤,山路狹窄,只是好在從崖邊的小徑穿過,上去著實是花費了不少力氣。

    見春峰是荊山群峰里最高的山脈,也是最險峻的山峰,偏偏風景也是最美的。

    可居高臨下,看萬山青翠,見山下農忙,現勃勃生機。

    往南邊望去,見春峰前頭還有一座東西走向長條狀的葳蕤山,恰好將此地與盛京兩兩相隔,站在荊山的最高處還能隔著葳蕤山同盛京的角樓遙遙相望。

    二人一道吹著春日的風,山野上星星點點的野花已經悄然開放,她望著不遠處的盛京,心情竟是平靜無比。

    從前她想盡了辦法想要離開那座牢籠,可如今真的出來了,卻好像四海無歸處。

    秦姝落坐在輪椅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的美景,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看多久,從前竟不知連平靜都是值得奢求的東西。

    風吹動著她額間的碎發,發絲飄揚,春日的陽光溫暖又和煦地鋪灑在她身上,好似鍍上了一層金光。

    沈陵川垂眸,卻看見了她頭上的華發,他眼睫微顫,竟是連青絲都已經掩蓋不住了。

    人未老,鬢先衰。

    他看著秦姝落輕嘆了口氣,低聲道:“咱們都老了啊。”

    秦姝落彎了彎唇角:“是啊,都老了。還記得本宮是永嘉二十四年認識你們的。”

    沈陵川牽動了一下嘴角,淡聲道:“若真要算的話,當是二十一年。”

    秦姝落失笑出聲,眸中透著一絲蒼涼悲愴。

    他竟是算上了那三年。

    可是不管是三年前還是三年后的相識,他們都不曾有過半點好事發生。

    她低頭斂眸,說出了今天的來意,“你知道的,我的身子骨撐不了多久。”

    沈陵川心神一跳,低聲喚道:“阿落……”聲音近乎呢喃。

    秦姝落好似交代后事一般說道:“我知道你身懷抱負,有治理江山的宏圖偉業。”

    否則當初也不會同她一道想出劃山而治的法子。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如今的荊山也足以你大展身手了。”以沈陵川今日的雷霆手腕,穩住荊山絕非難事。況且,沈陵川并非暴君,此地子民無需她擔憂。

    只是……

    “好好善待陳叔他們,我死之后,魏家再無血脈,魏家軍……也只會忠心于你,他們于你有利無弊。”

    當初是她打著魏家軍的名義帶他們出來的,如今她身子不濟,總要為這些人籌謀后事。

    秦姝落還想多說些什么,可恍惚間發現,自己能掛記惦念的人好像也就這么些了,便是想為他們打算,也沒有了。

    沈陵川蹙著眉,忙道:“阿落,我會為你遍請名醫,你不會死的。”

    秦姝落揚了揚唇,看向沈陵川,眸中盡是嘲諷,好似在訴說著她的無能為力。

    她淡笑道:“若你允準,不如放我離去,趁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看這萬里江山。”

    沈陵川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可最后還是合上了嘴巴,他攥緊了拳頭,偏頭道:“你身子不好,旅途奔波,于你修養不利。”

    秦姝落嗤笑一聲,譏道:“沈陵川,做不到的事兒便不要輕易說出口,否則會叫人恥笑。”

    “秦姝落……”這還是他第一次直呼秦姝落大名,“你當真……就從來都沒有對我動心過嗎?”

    縱使,他們后來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驅使,可這樣大的籌謀,她心中當真就沒有半點動搖嗎?

    “你知道的,我對你……”他后邊的話看著秦姝落唇邊的譏誚生生咽了下去。

    動心?

    秦姝落眺望著遠處的盛京城,有過嗎?

    她記不清了。

    她只知道,她不想再同他們有任何瓜葛。

    至于沈陵川是不是喜歡過她,她想大抵是有過一瞬的。

    只可惜,他的喜歡也不過是一句空談。

    秦姝落看著來時路,短促地笑了一聲,而后轉瞬消失。

    只道:“好好待五公主吧。”

    沈陵川眉心一跳。

    “我會爭取……活到她把孩子生下,替你們圓了這個謊。”

    她自己動手調轉輪椅的方向,語氣輕松隨意道,好似在說著這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阿落……”

    “你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至于是不是男孩兒……沈陵川,你會有辦法的,不是嗎?”

    秦姝落回眸看著他,溫婉一笑。

    “秦姝落,你的心好狠。”

    如此聰慧,卻又如此絕情,不給人半點回頭的機會,當初的蕭洵是如此,他亦是如此。

    秦姝落挑眉,究竟是誰心狠,怎么她如此配合他們,叫所有人都得償所愿,最后還落得一個心狠的惡名呢?

    她不再猶疑,抬了抬手,碧書走過來,就要推著輪椅離開。

    可身后伴著風聲,卻聽他道:“你知道的,我一直傾慕你。”

    “呵。”

    碧書推著她的輪椅,咕嚕咕嚕地離開了。

    身影消失在了林間,獨留沈陵川在山間吹風。

    *

    又是一年冬天。

    那是秦姝落在荊山度過的第二個冬天。

    她臥在榻上,面容灰白憔悴至極,身體已然油盡燈枯,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聽碧書說蕭沁生了個男孩兒,對外道是太子妃誕下麟兒。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去世的消息早已放出去了,那孩子此后會是荊山名正言順的正統,而荊山也因他有了和盛京掰手腕的籌碼。

    而這孩子算在她名下,又留著蕭家人的血,還是沈陵川的親生子,就算是滴血驗親又如何,誰能看得出來,況且,沈陵川會護他周全。

    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秦姝落含笑道:“今天是個好日子。”

    是死亡,也是新生。

    窗外大雪紛飛,碧書聞言,也說:“是啊,外頭的梅花都開了,紅彤彤的一片,好看極了。”

    秦姝落笑笑,又嘆息道:“可惜了,還是沒等到芙蓉花開的時節。扶我出去看看吧。”

    “是。”

    那年春天,她在院前種了好多梅花和芙蓉花,可惜了,未能看見芙蓉花盛開的時候。

    她坐在空蕩蕩的大雪屋檐之下,倚靠在長廊上的美人靠上,靜看著園中風景。

    如今她是仇人也沒有了,親人也沒了,身邊只剩下碧書了。

    天空中雪花飄飄揚揚,園中梅花鮮紅盛開,似是故人來。

    秦姝落眼中模糊,卻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面貌。

    她用力地看了看最后實在是覺得累了,便緩緩閉上眼,于當夜溘然長逝。

    死前,未有一言。

    *

    德正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子妃落難產,于當晚薨。

    聽聞當夜,荊山上遍開紅梅花,紅彤彤的一大片,美得甚是驚艷。

    皇孫交由皇姑五公主蕭沁撫養,暫代母親一職,當朝攝政,稱為姑母皇太后。沈陵川升太傅一職,共同協理朝事。

    自此,荊山開啟了德正中興的時代。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第126章大結局——“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盛京由四公主和六皇子共掌實權, 荊山由五公主和沈陵川攜手合作,雖是一分為二,但各取所需, 按說該是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不知何時,盛京城里傳出消息, 道太孫并非蕭洵遺脈,而是沈陵川為了穩住荊山正統的地位, 貍貓換太子, 弄來的野孩子。

    皇嗣有疑此等大事, 豈容有誤。

    是以盛京頭一回如此強硬,不惜大兵壓境也要驗明正身, 四公主更是放出話來,絕不允許有任何人以任何緣由混淆皇嗣,玷污皇兄血脈, 對不起蕭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兩地以葳蕤山為界, 局勢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

    故而不少人都在議論此事。

    南城也不例外。

    南城的一家酒肆里, 屋內吵得熱火朝天, 歌舞作伴,處處喧囂。

    “我就說那盛京的兩位主兒絕對不可能輕易看著荊山接過正統的。”一個長著絡腮胡的大漢一拍桌子大喊道,“要真叫荊山站穩了腳跟, 往后這周邊小國朝拜到底以哪邊為尊可就真不好說了!”

    他身側的一個身量瘦小的婦人一指甲掐在他胳膊上, 容貌清秀,微笑著喝道:“小聲點兒!”

    大漢捂著胳膊, 嘶著氣, 討饒道:“是是是,娘子, 我錯了!!我錯了!!”

    他對面一瘦猴樣的男子嗤道:“這可不一定,萬一那太孫真的是已故太子的遺脈,盛京兩位是聽了奸人讒言,屆時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

    酒肆之內,這般言論比比皆是。

    若是旁的地兒斷不敢這般放肆地議論朝事,可偏偏此地是南城。

    南城雖歸盛京掌管,但因著是平南王妃的故地,這些年一直由平南王照看著,有他老人家坐鎮,不論是盛京還是荊山無一處敢對此地動手,因此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還終日人心惶惶,擔憂戰亂四起,無處逃災,這兒卻仍舊一片和樂融融。

    尤其是眼下正值清明之際,外頭還有不少祭祀雜耍的隊伍,顯得好不熱鬧。

    酒肆最邊上的方桌旁,坐著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頭戴一頂帷帽,身形纖瘦,一瞧便是美人胚子。

    窗邊微風乍起,吹起帷帽的下端,有好事者以為能窺見真容,卻不想只瞧見了精致的下頜線和唇邊一顆若隱若現的淺痣,依舊叫人難以忘懷。

    她身側一容貌清麗的女子柔聲道:“姑娘,您說沈大人會和他們開戰嗎?”

    秦姝落端起一杯薄酒,淺啜一口,“荊山初建,必定比不過盛京兵強馬壯,沈陵川不會跟他們硬碰硬的,只不過此事是盛京拉他下馬的最好時機,恐怕接下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碧書若有似無地點點頭,而后笑道,“這樣也好,想來如今沈大人忙著呢,便再也無暇顧忌您的事兒了。”

    聞言,秦姝落輕道:“那是我死了。”

    她放下酒杯,晲了碧書一眼,嗤笑一聲,“我若不死,你且看呢。”

    “他這輩子都寢食難安。”秦姝落淡笑道。

    她抬眸,淡淡地看向外頭祭祀點燃的火燭,南城多水系,整座城都是依河而建,是以不少人在河邊放燈燒紙祈福。

    當初姑姑送來的假死藥,她原是轉手送給了平南王妃,想成全她的心愿,讓她金蟬脫殼離了盛京城,可是后來平南王妃還是薨逝了。

    原以為此事已了,不想那日趙如春又將藥以百日之祭的名義還了回來,也是那時起,她便想好了從此要徹底離開那片虎狼窩。

    幸得袁春落相助,佐以湯藥確實是展現了油盡燈枯之相,后又在蕭沁誕下子嗣之際,服下假死藥,如此趁著新舊交替、事務繁忙,沈陵川無暇兼顧之時,她這才得以徹底脫身。

    離開的那天,秦姝落的心很平靜。

    她的親人愛人皆是亡故,權勢本非她所愿,再待下去,她和沈陵川之間必有一死,屆時荊山大亂,盛京得勢,她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今的荊山,蕭沁和沈陵川雖各有算計,但還是利益一致,尚能穩住局面。

    也算是對荊山的百姓有個交代。

    不過南城雖是安穩地,卻也不宜久待。

    秦姝落來這兒也只是想看看,宋鈺曾經守護過的地方和許姨惦記了半輩子的地方究竟是何種模樣,她看著窗外熱鬧的場景,如今看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碧書,我們走吧。”秦姝落輕聲呢喃道。

    碧書撓頭,“姑娘,咱們不去許家看看了嗎?趙小姐還在南城沒回去呢。”

    聽人說,平南王也在城外建了座宅子,給平南王妃守墓,大有再也不準備歸京的架勢。

    秦姝落扯了扯嘴角,笑道:“不見了,你探聽到她們過得好,我便如意了。”

    碧書哦了一聲,有些不大明白秦姝落的心思卻又好像能理解,大抵是近鄉情切,倘若真的見了便舍不得走了吧。

    許家宅院。

    后宅一偏僻的小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池塘,里面種滿了荷花,這會兒還沒到盛夏,花還未開起來,只能瞧見漂亮的錦鯉在半大的圓圓荷葉下游來游去。

    廊下,擺放著一張躺椅。

    躺椅上睡著一個發絲灰白的婦人,她額角已然布滿了細紋,卻依然能窺見年輕時姣好的容貌。眉眼間盡是平和良善,早沒了當初的愁苦。

    屋內走出一個年輕的女子,她拿著披風蓋在婦人身上,蹲下身,溫聲道:“母親,外頭涼,要不回屋里睡吧。”

    婦人緩緩睜開眼,愣怔了片刻才道:“天又涼了啊。”

    趙如春頷首,“待天熱些,我為您在亭中搭個葡萄架子,做個秋千吧,到時候便好納涼了。”

    許連夏點了點頭,躺在搖椅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緩緩才站起身。

    那年冬夜里,她原以為她壽命已盡,可如春卻說她早就將假死藥給自己服下了。

    許連夏扯了扯嘴角,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她確確實實是圓了自己的心愿,離開了盛京城,回到了從前的住處,再也不用見到那個人了。

    許連夏眨了眨眼,又道:“你昨個兒說見到了碧書,可是真的?”

    趙如春撓頭,“不過是掃見了一眼,可待我去尋又不曾找見,又或許不是吧。”

    許連夏笑了笑,“不是便不是吧。大抵她們也只是想報個平安。”

    畢竟她們都已經是在史書上薨逝的人了。

    她回頭,抬眸看了看天空,那樣寬闊的天空再也不是被框在四四方方的墻角之中了。

    她自由了。

    她們都自由了。

    酒肆之中,秦姝落掃了一眼外頭漸漸暗下來了的天,放下銀錢便準備離開。

    出門的時候恰與舞獅的隊伍迎面相逢,還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旁邊的小攤上試戴著面具,言笑晏晏,恍惚間想起了少年時期的他們。

    秦姝落站在屋檐下,駐足了片刻,才抬步離開。

    不想,天空沒一會兒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帷帽被打濕了不好視物,秦姝落只好稍稍掀起下端,低頭快些行步,未料行人匆匆,來來往往,將她和碧書沖散了。

    秦姝落四處尋人,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來人身上。

    頭頂的帷帽也順勢滾落在地,秦姝落后退兩步,險些沒站穩,好在來人伸手一把將她抓住扶穩了。

    “多謝……”秦姝落正欲感謝,不想一抬頭,卻看見了一張再熟悉不過的面龐。

    那一瞬間,身旁匆匆行路避雨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見。

    蕭洵將手中的雨傘傾斜,擋住秦姝落上方所有的風雨,而后才將眸光投向她,眼神專注而溫柔,好似在看著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姑、娘……“碧書在她身后不遠,等趕過來時,看見眼前這一幕也是怔在原地發不出聲來。

    他一身普通的布衣卻依舊壓不住身姿挺拔的模樣,往日深邃陰暗的眉眼此刻也只剩下了歷經世事的平和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無關。

    他柔聲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聲音舒朗,眸色溫潤。

    就像是他們第一次相識一般。

    一樣。

    又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才傳來一道柔和又堅定的聲音。

    “小女姓秦,名喚姝落,取靜女其姝,光明磊落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成人福利午夜|日本久久久网站|99热导航|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视频|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 日韩性生活一级|日韩久久无码一区二区|欧美胖老太一级毛片|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亚洲=av线=av无码=av岛国片 | h黄视频在线观看|日韩精品=a=a=a|高h喷水荡肉爽文np肉色学男男|99精品中文字幕|C=aOPORN成人免费公开|久热久爱 |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女教师办公室被强在线播放|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e线播放|亚洲=aV一二三又爽又色又色|久久三级无码网站|国产黄色91|日本猛少妇|91视频在 | 久久国产超碰女女=av|2019最新国产拍自产在线|日韩xxxxxxxxx|国产在线观看=av黑料在线不打烊|国产精品久久久乱弄|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亚洲免费在线播放视频|国产激情一级毛片久久久|99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78|97dyy97影院理论片在线|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 剑来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加勒比东京热无码国产=aV|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 毛片大全|日本色频|亚洲色图偷拍自拍|在线观看片=a免费观看岛国|在线中文字幕-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欧美色图 | 最新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久久久精品免费网站|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欧美黄色一级带|国产操女人 | 青青青在线视频国产|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伊人网综|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国产毛片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大东北CHINESEXXXX露脸|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亚洲熟妇丰满xxxxx小品|毛片=av网站|#NAME? | 日本性爱视频在线观看|欧美日韩xxx|国产女人高潮大叫特级毛片|#NAME?|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羞羞网站 | 伊人网视频在线|久久免费看少妇=a高潮一片黄特|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久久国产最新|一级片网址|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久久 | 爱福利视频导航|一级=a=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国产真实情侣MV|欧美三级视频在线观看|午夜人成免费视频|www.99爱 | 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影视久久|亚洲成在人网站无码天堂|国产色91在线|国产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a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视频三区|国产中文原创|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国产色综合色产在线视频|综合国产精品|猫咪成人在线观看 | 肉体裸体xxxxx免费观看|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放视频|日本免费无遮挡毛片的意义|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无码视频|国产一区二区h|亚洲色图网址 | 久草在线|粉嫩=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免费|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激情五月俺也去狠狠爱|天天做夜夜爱|欧美专区亚洲 | 精品日韩=av一区二区|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免费妈妈的朋友|中文字幕日本一道|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久草国产精品视频|综合日韩天天久久一本|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国产极品福利在线|国产精品白丝喷水JK娇喘视频|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软件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毛片免费视频观看|黑人把女人弄到高潮视频|www.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色网 久久网国产|国产精品久99|国产hsck在线亚洲|性导航唐人社区|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色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夜夜爽 | 99自拍偷拍|国产中文久久|天堂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婷婷五月开心亚洲综合在线|国产黄色片一级|丝袜理论片在线观看 | 影音先锋99|成年女人免费大片视频|天天色草|特黄=a=a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3级片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视频 | 操逼视频软件|免费=a级毛视频|超碰最新在线|免费无码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jizz亚洲国产|极品少妇的粉嫩小泬看片 | 日本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CHIN=a男男互插网站|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看|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国产乱子伦无套一区二区三区 | 热久久久久久|久久一级片|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52色擼99热99re超碰|天堂在线一区|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 日本少妇浓毛BBWBBWBBW|久久久久久成人网|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老妇出水bbw高潮|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日韩午夜精品 | 8050午夜一级毛片|欧洲熟妇精品视频|亚洲在线视频网站|天天久久精品视频|亚洲综合在线网址|麻豆极品JK丝袜自慰喷水久久 | 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视|成人=av一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久久久久久久999|色欲人妻综合=a=a=a=a=a=a=a=a网 | 国产最新在线观看|久久黄页|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又粗又大色情hd堕落街传奇|免费观看全黄做爰的视频 | 喷出高潮国语对白|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国产高清吃奶成免费视频网站|亚洲视频三级|免费一级黄色|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家庭午夜影院|chinese老熟妇老女人hd|欧美成性色|中文字幕无码=a级毛片观看|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偷导航 | 老汉=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黄大片日本一级在线=a|成年人黄色毛片|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国产精品91大屁股白浆一区二区 | 伊人偷拍视频|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午夜影院中文字幕|J=aP=aNESE国产中文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福利二区三区|yy8090新视觉午夜毛片 | 日韩网站中文字幕|国产精品入口在线观看|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影院|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日本在线|婷婷777 | 黄色一级短视频|啊片在线观看|91精品xxxx瑜伽裤日本|成人免费观看cn|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免费=a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淑女=av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亚洲第一综合网站|操操网=av|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NAME?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蜜桃视频在线视频|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国产女性无套免费看网站|97色久水蜜桃|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乱码|最新在线观看=av|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筑|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湿的视频 | 女女同性=aV片在线播放免费|91久久香蕉囯产熟女线看|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97se国产在线公开视频|日本欧美视频|国产成人短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极品=aV一视觉盛宴|大陆少妇xxxx做受|懂色一区二区二区=av免费观看|女人的超长巨茎人妖在线视频|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精产国品久久一二三产区区别 |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在线看成人片|免费在线观看黄色=av|#NAME?|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