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aaaa_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嫩草影院永久久久精品_被黑人粗黑大肉奉视频_久久久久亚洲最大xxxx_特级a欧美做爰片毛片

普項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嫁表哥 > 全文完,無番外
    第76章 第76章結局

    一連幾天,秦禹都有些郁郁寡歡,他開始避著丫鬟瑞兒了,平常有事也盡量找喜兒,此時他才發現瑞兒比喜兒容貌好很多,人也更活潑一些。

    不過他不知道為什么姚望男會往那上面想,以及她似乎也不太在意。

    姚望男之前還猶豫,拖著沒回洛陽,待元宵過后,卻一聲不吭就走了。

    以前兩人也不住一起,但她不見了人,他只覺得心里更空。

    正月過去,姚望男還沒回,大哥秦諫就回了,某日午后,突然讓人來叫他過去一趟。

    秦禹到綠影園,應該說是原先的綠影園,現在園中早已沒了竹子,雖是二月,卻也開著紫玉蘭和早櫻,到了春夏,更是姹紫嫣紅、百花爭妍,和“綠影”二字再沒什么關系。

    綠影園的牌子也早就摘了,但還沒放上新的牌子,大哥說等表姐過來了讓她親自取名,親自題匾額。

    他看著這園景,想到以后表姐就過來了,不覺心中愜意,進入屋中。

    秦諫現在都在這里起居,看見他,沒馬上讓他在明間就坐,而是指指次間,讓他去次間坐榻上,這才讓人上茶,又讓人帶上門。

    秦禹不明所以,不知道大哥弄這么隱秘是要做什么。

    秦諫在他對面坐下,開門見山問:“聽說你和弟妹并不同房?”

    秦禹一口茶沒咽下去,差點嗆道。

    自己用帕子擦了擦,才馬上道:“沒有的事。”

    秦諫一笑:“果然是老練了,說謊都如此信手拈來。”

    秦禹不由就尷尬起來,微低了頭去,小聲道:“沒……沒說謊。”

    秦諫道:“張媽告訴我的,她說如今母親不在了,二嬸到底是二嬸,管不了這邊的事,她又是個下人,只能同我說一說,問你到底是什么回事,若讓你母親泉下有知,還不知怎么著急傷心呢。”

    秦禹這會兒知道大哥不是誑他,是真的知道。

    以前他與大哥不怎么說話,但現在母親去了,赫然發現身邊最親近之人還就是大哥。

    他沒回話,秦諫自己問:“她不讓你碰?”

    秦禹連忙否認:“不是,她沒有。”

    “那是你不想碰她?”

    “我……”秦禹不知怎么回。

    秦諫又問:“總有人不愿意吧,還是說你們都不愿意?那當初成什么婚,拜什么堂呢?”

    秦禹回道:“她是被逼的,母親有意找的她家里人,沒問過她就將婚事定下來,又倉促成親,她原本是想逃婚的。”

    “所以是你覺得她不會愿意,就不和她同房……你們不會現在還沒圓房吧?”秦諫問。

    秦禹低下頭,尷尬得沒回話,卻也是默認。

    秦諫道:“她不愿意,但也嫁進來了,也好好待在咱們家中,沒有再試圖離開,上次見到我她還叫了我一聲大哥呢。人家現在就是你妻子,你這樣又是什么意思?”

    秦禹低落道:“那只是暫時的,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和離。”

    秦諫看他一眼:“我看你就是在說笑。”

    他立刻道:“不是說笑,她是這樣想,我也真心想成全她。”

    “她說她是這樣想?她如果這樣想,當初就不會嫁進來。”秦諫道:“你覺得和離是那么容易的事?真和離了,她又怎么辦?你與其想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對她好,將日子好好過,讓她知道她雖是被逼的,但你是個好丈夫,她沒嫁錯。”

    秦禹茫然地看向他:“是這樣嗎?”

    秦諫輕哼道:“你想想,她是在你最見不得人的時候嫁給你的,那時你半邊臉都不能看,連府上下人都怕見你,還有人傳說你是煞星轉世,所以才被天打雷劈,說母

    親就是被你克死的,你心里可清楚?”

    秦諫低下頭去,手將面前茶盞越握越緊。

    秦諫放輕了語氣,繼續道:“現在你臉上的傷痕淡去,事情也平息了,你卻要同她和離,這算什么,負心絕情拋棄發妻么?說不定別人還要猜測,她是因不能生養才被你強行和離。”

    秦禹立刻抬頭,否認道:“絕不是這樣!”

    “可你做出的事,卻會這樣。”秦諫道。

    秦禹看向他,為難道,“我就是怕她不喜歡,怕冒犯她。”

    “你不試過,又怎么知道她不喜歡?”秦諫反問,“至少你可以告訴她,你是想好好對她,好好和她過日子的,她歡喜最好,她不歡喜你就等著她,等她歡喜的那天,我不信她和你一樣呆,竟還想著和離。”

    秦禹這會兒突然發現大哥確實比自己有勇氣。

    表姐也是一定要和離的,都去江州了,他還能將表姐追回來,讓表姐回心轉意,可見大哥教的一定可行,就算他怕她不喜,也要試一試。

    他點點頭,答應下來,讓秦諫先不要聲張,也絕不要讓父親知道。

    幾天后,姚望男就從洛陽回來。

    她是大方爽朗的性子,這一趟從洛陽帶回了許多好東西,姚家的瓷器,江南的胭脂,東海的海貨等等,全拿著給嬸嬸妯娌分發,哄得二嬸三嬸都十分歡喜。

    她卻沒給秦禹,秦禹心中不免落寞,先前打算好等她回來就和她說,現在見她這樣,又開始打退堂鼓。

    直到入夜,他早早回房,也聽見她那邊整理完,丫鬟都退出去,是時候找她了。

    但他坐在書桌旁,猶豫,糾結,好幾次起身又坐下,不知道怎么開口,總覺得去了就是想圓房的意思,又怕太唐突。

    可一直這樣下去的確不行,現在是大哥知道了,以后父親知道還不知會怎樣……

    就在他再一次作好決定起身時,一抬眼,卻見到姚望男站在隔間門口,一動不動看著他。

    他驚了一下,忘了說話。

    姚望男靠在門邊道:“你沒睡的話,我想和你談談。”

    秦禹沒想到她會來找自己,也完全想不到她有什么話要和自己說。

    愣了半天他才道:“你……你說。”

    姚望男說道:“去我那邊吧,你這兒冷。”

    他這里已經撤了碳火,她那邊還燃著。

    他從椅上起身,她轉身回去。

    等到她臥房,她到床邊坐下,秦禹端正坐旁邊的椅子上。

    姚望男看向他道:“我們這夫妻關系,你怎么想的?”

    他還沒想好怎么回,她便接著道:“我回去被我娘說了,說我沒事干,不好好過日子,一個人跑娘家去,讓以后要是沒帶著姑爺,就不必回去了。”

    “那下次我……”頓了一會兒他才道:“和你一起回去。”

    姚望男抿抿唇,露出幾分高興來:“這可是你說的。”

    “嗯。”

    姚望男又道:“所以你怎么想的?你后悔沒拗過你母親,成了這婚,打算著以后找機會和離?”

    這些話他早已想過無數遍,只是現在換了她主動,他便很快回:“對我來說自然沒有,我是知道你不愿意。”

    姚望男卻立刻怒道:“我不愿意那是因為你們侯府太欺負人,想輕視就輕視,想娶就娶,當我是阿貓阿狗!”

    秦禹也知道母親當初做得狠厲絕情,回道:“對不起,母親一輩子強硬慣了,到最后也是為了我,一切都怪我。”

    姚望男道:“我也沒怪你,我只是……”

    她嘆了一聲氣,秦禹道:“我知道你不喜歡我,我說要和離是想找機會彌補,但大哥和我說和離不是什么好辦法,于你于我都不好,不如好好過,做一個好丈夫。”

    “你和你大哥說起這個了?”姚望男問。

    秦禹解釋道:“是大哥主動問我。”

    姚望男猜測,他們分房睡的事只是長輩不知道而已,下面丫鬟婆子再清楚不過,秦諫知道也是早晚的事。

    她略有些別扭道:“我沒有不喜歡你,我覺得你還不錯。”

    秦禹驀地看向她,見她偏著頭看著別處,沒與他對視,想了一會兒,他說道:“我母親會對你不敬,是因為那時她在給我議親,我和她說我不愿意,我想娶的是你,她才會……”

    這么久以來,他從來沒有正面表達過事情的起因是他先對她動心。他繼續道:“我這輩子多半沒什么出息了,就是打理族中事務,拿些月例錢罷了,但我會好好做這個丈夫,你說的瑞兒什么的,沒有那回事,我不會那樣。你想回洛陽,我就陪你回去,你要打理那些鋪子,你就去打理,總之你按你喜歡的樣子過,我雖說愿意為了你和離,但你如果不想,我更歡喜,更愿意。”

    “那行啊,誰沒事想和離啊!”姚望男一副大方的模樣,順口道。

    秦禹不由笑了出來,隨后想起什么來,又問她:“那你是被逼的嗎?因為無路可走。”

    姚望男又露出幾分別扭來:“為什么你總要這么問?”她撇嘴道:“我說了是因為你們家欺負人啊!誰愿意被按著頭罰酒?”

    秦禹連忙解釋:“但你之前說過,對我沒有任何想法,如果不是因為表姐,不會和我多說半句話。”

    姚望男深吸一口氣:“你可是侯府公子,我是什么?我能對你有什么想法?”

    說完又委屈嘀咕道:“沒想法就被敲打了,有想法還不知會怎樣呢!”

    秦禹立刻到她身旁,在床邊坐下,停了停,突然拉住她的手:“對不起,我替我母親道歉,但如今……我感激你愿意和我一起。”

    姚望男沒想到他會突然過來,覺得他雖清瘦,手勁卻不小。

    她有些臉熱,不由低下頭去。

    秦禹遲遲沒放開她的手。此時此境,似乎他就不該再回到自己那邊去,但巨大的驚喜前,又有些不敢相信。

    他傾身靠近她,她突然開口:“等一等,我——”

    “我不是不愿意,是今天才回來,有點累……我聽說那個……不是什么好事,特別疼,所以我想先休息一天再說。”她說,然后認真地看向他,以示真誠。

    秦禹笑了,輕聲道:“好。”

    待要起身離開,又忍不住問:“那可以我今晚在這邊睡嗎?我……不做什么。”

    姚望男想了想,同意了,畢竟兩人已經說好了。

    等到第二天她才陡然驚覺,這人看著老實,其實蔫壞!

    ……

    秦諫回京沒多久,一首詩在江南傳開,是程瑾知寫的,名為《寄秦郎》,寫的就是兩人在江州錯過,她回來,他已離開的悵然愁緒。

    秦諫見到詩,回了一首長詩,題名竟是直白的《瑾知》,從兩人相識,到含恨分離,到再次交心卻已姻緣不再,足足一百五十句的長詩,堪稱纏綿悱惻,蕩氣回腸。

    秦諫

    本身是自小的神童兼狀元,曾經做過重臣,現在卻因意外失了前程,迎娶多才美貌的表妹,又迅速和離……大起大落的人生加詩中之文辭華麗而情致哀婉,讓這故事、這詩迅速在京城傳開,乃至與那首《寄秦郎》都被編了曲,成為秦樓楚館彈唱的熱門曲目。

    如此一來,無論秦家還是程家,都不會有人上門說親了,畢竟兩人思念到了這地步,程惟簡竟成了那個棒打鴛鴦的人。

    秦諫趁這機會,再一次前去程家別院拜訪、送禮,表決心,終于讓程惟簡松口。

    秦諫的確暫時沒了官職,但他年輕,也不是完全沒可能,他日做個七八品官應該是可以的,加上秦家的侯爵,其實也依然不差。

    最主要是這么一搞,女兒也只能再嫁他了。

    程惟簡一點頭,秦諫一天不等,馬上到洛陽提親,也就將親事定了下來。

    秦諫的意思,自然是越快成婚越好,程家便開始擺架子,秦諫于是開始伏低做小,一邊頻繁送節禮,一邊和程家談聘禮,大筆綢緞田莊往上面加。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這聘禮單子傳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從書畫院請辭,回到洛陽來。

    她回來時正是盛夏,秦諫一聽她回來,馬上就從京城過來,當下又不是什么年節,只好拖了批布料過來,說是綢料輕薄,給程家人做夏衣,屬于有事沒事過來跑一趟,卻都不空著手。

    與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機會,請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兩人坐上后院的涼亭,才相視一笑,程瑾知和他道:“這么熱,來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諫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識往周圍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這才安了心,沒抽回手。

    秦諫說道:“你回來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嗎?”

    “還好,那幾天正好陰涼一些。”

    他問:“怎么就突然回來了?書畫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禮上寫那么多東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沒俸祿了,只靠公中發那么一點月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時候花我嫁妝度日。”

    按習俗,女方給的嫁妝是專給新娘子的傍身錢,要體面的夫家不會動;而聘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諫好似瘋了一樣的砸錢,程瑾知實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諫好,程家也不差錢。

    聽她這樣說,秦諫笑道:“我哪有你說的那么落魄,我母親還留有錢財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嗎?”程瑾知說。

    秦諫看著她,認真道:“真窮成那樣了,我也還是可以做官的,能掙一點是一點。”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閑散度日的官職非他所愿,他心氣兒高,不在意那點錢,也不在意那點官職,寧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說得勉強,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著點花就行了。”

    秦諫溫聲道:“娶妻不同,這是大事,以后再節省。”

    這時一陣清嗓子的聲音傳來,兩人一抬頭,見程夫人往這邊過來。

    程瑾知連忙將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與程瑾知容貌相似,溫婉的臉上露出幾分笑來:“穆言,她大伯問你有沒有空呢,要請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經從遠處過來,秦諫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說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絲。

    程瑾知說:“我待會兒去給你安排床鋪。”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聽出了她話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還有時間。

    于是他笑笑,道了聲“好”,離去了。

    程夫人將兩人的眉來眼去看在眼里。

    沒想到曾經鬧到和離的兩個人,現在竟然膩歪起來了,她嘆一聲氣,坐到亭中道:“你們這,分分合合,鬧得像過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雖然是反復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慮,不是過家家。”

    程夫人問:“深思熟慮,這次是想好了嗎?后面不會覺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這是我最想做的選擇。”

    程夫人發現女兒溫和的外表下有一顆叛逆的心。

    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從她執意不回秦家開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離,拒絕了一次又一次親事,又突然跑去岳陽,最后還是選擇秦家這個表哥。

    每一次的決定都如此大膽,不顧一切。

    或許她一早便是這樣的,因為察覺秦穆言對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懲罰,讓她暫時收斂了。

    秦夫人擔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過,如今沒了你姑母,也沒人能護著你,那公中的鑰匙在他二嬸身上,估計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還不知你后面能怎么辦。”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讓她拿著,我想過了,我也不是非要掌著那權力不可,反而清閑許多,往后我就作作詩,寫寫字,也不錯。”

    “你這樣想?可你畢竟是長房長媳啊。”程夫人嘆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當家主母,不當家有不當家的好,我寫字還會更開心。”

    程夫人不是強勸人的人,只好說道:“那就趁這機會早些生幾個孩子,好好撫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著極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親有母親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著母親,的確是母親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會走進京城的書畫院,會與宮中那位學生相見,她也想成為母親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會生,也會好好撫育的,表哥他閑著呢,他是狀元,就讓他教讀書好了。”

    程夫人聽她這樣說,想到沒了那高官厚祿,就這樣閑賦在家確實也有好處,也就不會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故事了。

    兩日后,秦諫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點回,而是婚期終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過兩個月,他不得不早點回去準備。

    待到八月,秦諫提前五六日從京城出發,在洛陽城中住了兩夜,到嫁期,親自上門迎娶。

    這對路途遙遠的姻親來說實屬罕見,但親友都知曉兩人那兩首詩,也不覺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難舍難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總算到婚期,這才拜堂行禮。

    直到進入洞房,揭開蓋頭,秦諫看著面前的新娘子,覺得她恍如四年前剛嫁他的模樣,又覺得似乎變了模樣。

    這一次與之前是同樣的禮節,撒帳,結發,合巹酒等等,以前覺得繁文縟節,現在卻覺得樣樣都有深意,都是好彩頭,他做得格外虔誠。

    等到新房中的禮節結束,秦諫去前面宴賓客了,他坐在床邊和她輕聲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來,你在房中休息,吃點東西,不要餓著了。”

    程瑾知笑著點頭。

    他一走,秦家嬸娘媳婦便湊了過來,有作婦人打扮的秦琴,還有秦奕家的新媳婦,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親自拿了飴糖果子給眾人發放。

    再一抬眼,便見到門外站著個人,她怔了一下才認出來,這是謝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個頭。

    她早已知曉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進士,原本還與謝家姑姑住在秦家,兩個月前卻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過來,應當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進來,男人不會進來,此時四目相對,他朝她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程瑾知朝他點頭,他抬首,退到院中,轉身離去。

    她看著他,總覺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別的意思,但他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會和他有太多接觸了。

    屋中還忙,她馬上收回目光,與嬸娘們說笑。

    新房中熱鬧了一會兒,眾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離去。

    然后她就去卸妝沐浴,才從浴房出來,秦諫就回來了。

    見她擦著頭發,他看著她道:“這么快就卸了妝,我還沒看夠呢。”

    暮煙曉霧這些丫鬟還在旁邊,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讓她們下去。

    而后才道:“說話注意點,還有人呢。”

    秦諫坐到她身邊,上來就朝她唇上親了一口:“我已經很注意了。”

    所以才沒有上來就親上去。

    她

    推開他:“一身酒味。”

    “那我現在去沐浴?”他說,又看她兩眼,隨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來,與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準備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該做的事了,但到了這時候反而沒那么著急,更想說說話。

    他將她抱住,許久才道:“那些詞真好,喜聯上、撒帳詞上那些話,什么喜結良緣,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別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說這些祝詞,我一高興,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懷中笑:“那你不要過洞房花燭夜了?”

    他松開她,看著她道:“那倒也沒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說。

    今日婚宴盛大,樣樣沒有減省,兩處婚宴都是他出的錢,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個人,老侯爺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不會管這些事,公中自然不會給他出錢,都是他自己的錢。

    公主婆婆給他留的私產估計被消耗了好多。

    秦諫大約能猜到她說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輝煌時離開我,在我一無所有時嫁給我。”

    “怎么一無所有,這不是有個如意郎君嗎?”她點著他下巴說。

    他笑了,發現她示愛起來,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親上去,卻突然想起還有一事沒辦,便拉著她到書桌前,自己已經開始鋪開紙,磨起墨。

    “這里的樣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給它取個名字。”他說。

    程瑾知問:“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讓你取嗎?”

    她想了想,寫下三個大字:問心園。

    “每日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這么個意思,你覺得行嗎?”她問。

    秦諫回道:“我覺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訴我,夫人這雙寫字的手真美,我想讓它摸摸我。”

    她被他說得又是含羞,又是帶笑,下一刻他便將她橫抱起。

    ……

    五年間,兩人生育一兒一女,秦諫因閑賦在家,的確花了大量時間教養兩個孩子,使得兩個孩子從小背得一口好詩,長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書法又有所成,幾年間聲名早已蓋過夫君,人稱“程夫人”,秦諫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駕崩。

    新君便是當初的九皇子周熙,為人的確聰慧睿智,若說前太子周顯是“仁”,而他則是“明”。

    新皇后與其年齡雖相仿,但論起輩分來卻小一輩,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經的學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欽點了秦諫入戶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頓時震驚朝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窮盡一生的頂峰。

    有人說新君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是為明君。

    也有人說,八成是聽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為皇后與程夫人交好,最喜歡程夫人的字。

    還有人說不是這樣的,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諫是舊太子的人,又與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終有隔閡,互不信任,難成大事;但先帝先將其打壓,使其落到絕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諫便與舊主再無關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對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賢,龍虎風云。

    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問心園的花長得攀過了院墻,程瑾知一邊修剪著花枝,一邊看著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這兩個小淘氣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無番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49vv亚洲|成人一级网站|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国产精品69毛片高清亚洲|五月婷婷天堂|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成人|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午夜毛片丰满熟女导航|天下第一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内=a∨免费播放|久久好色 |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午夜成年视频|FREEZEFR=aME丰满少妇|日本天堂网站|亚洲热综合|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把女人弄爽=a片免费视频|999精品免费视频|五月婷在线|高清色惰WWW日本COM|一二三区=av|永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最多收藏|国产一级毛片久久|91精品二区|思思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福利第一视频在线播放|人人澡超碰碰 | 日韩精品理论|国产在线一区观看|特级毛片www|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线|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男女无套免费视频软件|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91短视频免费|亚洲美女精品区人人人人 | 国产一级=a特黄大片做受在线|亚洲精品屋V一区二区|亚洲午夜|亚洲综合爱爱|日本美女日b视频|日本国产=a | 7788.毛片|手机看成人片|日日夜夜操婷婷|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免费成视频|gogogo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 青青草青青操|www.jjzz日本|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91影院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水嫩水嫩|男女夜色爽爽影院 | 特级全黄久久久久久久久|伊人中文网|97资源站在线视频|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久久欧美精品一区|免费无码一级成年片在线观看 | 国产人妖在线|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高柳の肉嫁动漫在线播放|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模特写真福利内部视频|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3小时|天天插夜夜爽|亚州综合视频|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九九热线有精品视频99 | 日韩欧美=a级毛片免费观看|呦呦国产|#NAME?|黄色一级视频免费|一本之道大象高清特色|欧美日韩九区 | 精品久久久成人|欧美人与性囗牲恔配|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91=avpornwwww蝌蚪99|狠狠爱亚洲|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高 |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a我的朋友|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石原莉奈视频一区二区|亚洲四区网站|热久久国产视频|久久久久久美女 | 唯美清纯亚洲|最近的2019免费中文字幕|西西人体www大胆高清视频|成人超碰97|婷婷射吧|亚欧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mv在线观看 |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热这里只有精|护士做xxxxx免费看国产|色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亚洲天堂精品在线|欧美极品kenn=aj=ames喷水 |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亚洲青青草|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视|日本亚洲欧洲免费无码|国产精品XXX大片免费观看|国产一级片网 |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av|国产成人=av无码片在线观看|国产网站入口|国产一区二区=av|星空天美mv视频大全免费观看|曰韩一级片 | 亚洲国产精品推荐|日韩欧美视频观看|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网页|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日操夜干|久久综合日|91无遮挡无码国产在线播放|亚洲视频免费网站|波多野结衣在线视频观看|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水果派解说|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国产96在线亚洲|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奶头鸭度|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看片 | 99爱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色婷婷偷拍|日本人jizz亚洲人|国产在线线精品宅男网址|午夜内射中出视频 | 夜夜夜夜操18岁|c=aoporm超碰国产精品|扒开腿挺进湿润的花苞hd视频|激情三区|性bbwbbw日|爱爱免费视频 | 国产=a级一区二区|免费观看=av福利片|欧美一二三区精品|一本到无码=aV专区无码|好爽...又高潮了毛片|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a片 | 天天操人人插|欧日韩在线|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一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NAME? | 日韩小视频网站hq|免费观看视频的网站视频|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国产精=av|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色我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精液|成人二区三区|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久久久久久高清毛片|亚洲啊啊啊啊啊|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 亚洲精品萌白酱一区|日本二三区不卡|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夜夜躁|欧美激情日韩|91啦中文在线|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理论片|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第一区|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 | 日本三级精品视频|国产人妻人伦精品无码|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奇米网首页|亚洲精品久久久打桩机小说|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天天射影院|车子做=a爱片在线观看HD|人成午夜免费视频无码|四虎影视免费|中文字幕日本二区|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乱码|最新在线观看=av|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筑|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湿的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无码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1|wwwwww在线观看|白天操夜夜操|92福利视频1000免费|69精品丰满人妻无码视频=a片|97在线中文字幕免费公开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1|精品不卡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毛片网子|操操操日日日|国产福利一|中文字幕色欲=aV亚洲二区 |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av|国产成人=av无码片在线观看|国产网站入口|国产一区二区=av|星空天美mv视频大全免费观看|曰韩一级片 |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亚洲免费成人在线视频|日韩免费一级毛片|国产综合久久|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hd|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一二三|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邻居|国产精品乱码一二三区的特点|国产粉嫩高中无套进入|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2017男人天堂手机在线 |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日本=a=a=a=a片毛片免费观蜜桃|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一夲道无码不卡免费视频|穿乳环蒂环上锁调教老师|国产成人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