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瀟逸并不記得在另一個時期,布爾人有沒有贏得這場戰斗的勝利,甚至不確定有沒有萊迪史密斯戰役。
但他可以肯定,布爾人絕對沒有俘虜一名英吉利中將的戰績。
一名中將、前線軍事指揮官,絕對的高級將領,最少是整場戰爭某個方向的軍事主官。
他被俘了,基本證明在某一戰爭方向上的徹底失敗,當這人還是英吉利中將的時候,一定會被大書特書。
怎么說呢,就像阿美利卡的中將在轟炸索馬里的時候被當地民兵俘虜了一樣。
所以,這是蝴蝶效應的一部分。
“不會是我給的火炮發揮了作用吧?”
湯瀟逸翻看著各種報道,不過卻沒什么有用的信息,
“我給的都是小口徑火炮,攻城戰用處不大,應該不是我吧?”
“早知道布爾人這么猛,當初就該搞一些大口徑炮過去,也許他們能打到開普呢。”
……
其實湯瀟逸已經猜到了真相。
萊迪史密斯作為英吉利一塊殖民地的最重要城市,建設時就考慮了軍事問題。
57毫米火炮,并不能對英吉利的堡壘工事造成卓有成效的傷害。
但給布爾人支持的不止湯瀟逸呀!
“你是說,布爾人至少擁有一個120毫米野戰炮連,裝備的都是克虜伯野戰炮。”
“他們還有三個炮兵團的其他火炮,主要裝備也是格魯森和克虜伯生產的火炮。”
“萊迪史密斯之所以失手,是因為敵人的炮兵火力清掃了外圍堡壘,倉促間守軍才失手萊迪史密斯?”
索爾茲伯里一邊重復得到的情報,一邊輕輕的敲著桌子思考。
哈克神情凝重的點點頭:
“是的首相,最新的情報顯示他們有超過一百門大炮,數十挺加特林轉管機槍。”
“他們的火炮大多是德制火炮,但我們只能確定德意志帝國向布爾人提供了三十門火炮,其余的我們暫時沒找到證據。”
“他們的重型野戰炮可以輕易擊碎堡壘,中小口徑火炮的密集火力也能阻隔兵力調動。”
“他們也是用這種戰術,憑借情報優勢,快速打贏了萊迪史密斯戰役。”
“一起的特征都在把布爾人背后的支持者指向德意志人,但這太巧了,我并不認為德意志帝國會給布爾人這么大的支持。”
“如果德意志人有理智的話。”
“所以我們懷疑,這背后是法蘭西人在操縱。”
推導過程成立,但結局卻非常意外……
好吧也在意料之中。
索爾茲伯里停止了敲桌子,看了一眼歐洲地圖然后點頭:
“我們已經封鎖了海上航線,但布爾人仿佛沒有遇到狗品問題一樣。”
“他們一定能從臨近國家得到補給。”
“不是德意志,就是法蘭西。”
德意志的殖民地直接和布爾人的勢力范圍接壤,而法蘭西在非洲的影響力也很不錯。
索爾茲伯里也認為是他們其中之一。
德意志人是方便,法蘭西人是不方便也會強行方便。
就像英吉利也會想辦法給法蘭西下絆子一樣。
哈克眼神陰鷙:
“首相,不論是誰,我們現在都必須做出反應,強烈反應。”
“戰場上,喬治中將深陷敵營,我們也需要盡快進行營救,不能讓一名帝國中將長期被布爾人控制。”
哈克已經不知道罵了喬治多少次了。
喬治可以逃跑,哪怕提前跑也行。
甚至跑不掉了,英勇的戰死也好,偏偏,就被俘虜了。
一個逃跑的中將,哈克有一萬種辦法將戰敗的影響局限于一次戰斗的程度。
甚至還能將所有責任推給“無能的喬治中將”,避免人們關注英軍的無能。
或者,戰死了,他們也能在戰死的將軍上做文章。
雖然不太好看,但也還能看,也能避免別人過多關注英軍的水平,也不會有太多人為此負責。
可惜,偏偏這個喬治中將就是被俘了。
那影響就大了,而且難以做文章。
“我已經命令陸軍立刻向南部非洲集中兵力,再抽調六萬人前去開普。”
“另外,殖民地軍隊也加派了十二個團前往開普。”
索爾茲伯里默默算了算,這樣一來,等這些軍隊抵達,南部非洲的英軍已經有了二十多萬。
布爾人總計才幾十萬,這樣總不會再數了吧?
要知道排除老弱婦孺,布爾人的青壯年(16-50歲)男性都沒有這個數量。
“不過陸軍并不支持此時發動戰爭,他們認為新抵達的軍隊最少需要經過三個月適應性訓練后才能加入戰斗中。”
“而再過三個月,開普的冬天就快來了,所以,大規模進攻可能要在明年六月。”
英吉利已經丟不起人了,穩妥起見,索爾茲伯里希望等明年冬天過去之后,再對布爾人進行清算。
當然,在這之前也不是啥都不做,只是不進行戰略性進攻性決戰了。
“明智之舉,首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哈克點點頭,進入下一項議程,
“我們在尼日利亞的官員表示,已經完成了對那里的控制,1900年的1月1日可以宣布英吉利將成為其宗主國,取得新世紀的良好開端。”
英吉利人也相信儀式感,或者說人都相信儀式感,不然也就不會有那么多鞋教了。
所以哈克覺得這件事只需要通報一下,到時候大家準備一下做做樣子就行了。
“哈克。”
索爾茲伯里起身背著手看著窗外。
嗯,也看不太清,畢竟這時候這里也是霧都——工業有毒氣體。
“你有沒有看南部非洲戰爭的經費預算,以及大英帝國每年在維持殖民地安全上的經費支出?”
哈克變得肅穆起來:
“是的首相,初期軍費預算是一千二百萬英鎊,但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預算應該要上浮一些。”
“至于每年的殖民地經費,我們會貼進去差不多二百萬英鎊。”
維持海外占領是需要消耗大量金錢的。
當初即便是HongKong這種并沒有什么大型反對派的地方,也需要派駐不少士兵去維持占領。
而HongKong每年頂多能為此支付兩萬英鎊。
聽起來不少了,但駐扎一個營陸軍和一支小型海軍分艦隊兩三艘船的話,這點錢完全不夠用,還得倒貼。
同理,其他殖民地大多也是如此。
除了印度。
印度甚至能完全負責印度艦隊的花銷,還能支援周圍分艦隊——他們也是在印度艦隊的指揮體系下。
“是去年是兩百萬,這個數額正在快速擴大。”
“才過了幾年?祖魯戰爭和第一次布爾戰爭總計經費都沒有花到500萬,而現在只有布爾人,剛一開戰,就花了超過三倍的費用。”
“再這樣下去,大英帝國會破產的!情況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