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二合一(含一章營養液加更)
戰爭結果并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在不存在天災人禍等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在彼此智力不存在斷崖式差距的前提下,沒有什么以弱勝強的橋段, 也沒有什么反敗為勝的劇情。
曹操與孫權雙方勢力的戰爭, 最終以曹操的勝利告終。
一場毋庸置疑的勝利,之后就是本就松散的內部隨之納頭便拜。
這一次陸離得到消息的時候沒有任何滯后性,倒不是說他被曹操召喚到前線來了,而是當曹操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系統的播報也隨之到來了:【歷史改變進程目前進度為100%, 進度固定,任務結算中……】
陸離以為至少應該要打敗孫權、劉備這兩個歷史既定的敵人,甚至可能僅僅只是如此都還不夠, 或許還需要一統天下后改朝換代,再加上將司馬家處好,這樣才算是徹底改變。
可事實卻是只是打敗孫權, 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明明已經等這一天等了幾十年了,此刻陸離卻莫名有種幸福來得好突然的感覺,個人暈暈乎乎了好幾秒鐘。
人一旦暈了,各種奇怪想法就容易冒出來, 雖然不知道系統是怎么判定的,但是劉備的牌面在哪里?
這是默認對方會隨之失敗, 還是判定了對方沒有繼續與曹操為敵的可能。
不管是哪一種,這可真的是太好了。
【任務結算】的聲音響起后沒多久,就傳來了【結算成功】的提示音, 然后就是系統的聯接提示,陸離看著上面的接聽與拒絕按鈕, 不由輕輕挑眉,這個時候倒是看起來正規了,還給了他選擇的余地。
雖然很想要遛一遛系統,但陸離也怕遲則生變,更不想要橫生事端,他點下了接通選項。
沒有過多的寒暄廢話,簡單的恭喜過后,系統直接來到了最激動人心的環節:【請確定任務獎勵。】
任務獎勵是一個愿望,在系統說完之后,一個寫著原本說好的拯救世界愿望的面板出現在陸離面前。
上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確認,一個則是修改。
原來還可以修改啊,陸離對此毫不意外,然后沒有半分猶豫的點擊了確認。
做人就是要有始有終嘛,而且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陸離害怕自己多思考一會兒,就要有許多糾結選項了。
一個可以拯救世界的愿望,等比換算一下,可以實現的東西太多了。
陸離到底也是個人,有著屬于人性低劣的一些特質,比如說貪婪,比如說自私,比如說欲望……
還是不要考驗自己了,陸離擔心自己經不起考驗。
對自己很有數的陸離迅速完成了愿望的確定,現在,游戲也通關了,獎勵也領取了,似乎到了該跟系統說再見的時候了。
有些話這個時候不說,好像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陸離:【雖然你可能目的不純,但還是應該跟你說聲謝謝,好歹給了我第二次活著的機會。】
系統沒有反駁陸離所說的【目的不純】,他就只是沉默的聽著。
陸離本來還有挺多話想要說的,比如說對方所謂的捷徑,這個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所謂的捷徑啊,很多東西從來都是公平的,想要拯救一個世界卻不通過正規途徑,那怕是要拿著另一個世界來換吧。
只需要他在這個世界選擇一個陣營之后活到60歲,怕不是讓他作為坐標給誰提供地點呢吧。
有關這一點,在確認心愿之后,個身體都為之一輕的感覺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據。
世界不喜歡他的原因,系統說的那些或許都包含在內,但還有一個絕對是因為系統的捷徑吧。
誰會喜歡一個可能給自己帶來毀滅的存在呢?!
有許多質問的話在此刻完全能夠脫口而出,但是有什么意義與價值呢,陸離不清楚系統的過去,也無法干預對方的未來,他們只是在“現在”同行了一段時間的兩個各有目的的存在而已。
人有的時候,是該要難得糊涂一些的。
陸離壓下了那些有關抱怨、有關質問的負面情緒與言語,或許是因為此刻成功的喜悅與放松還不曾消散,又或者是因為他剛剛說的話真的非常真心——他是感謝系統的。
畢竟在還想要活著的情況下面臨死亡時,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改變的機會的。
陸離最終只是笑了笑:【那么,再見了。】
系統:【……再見。】
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
送走了帶著愿望一起離開的系統,陸離其實也不知道愿望到底會不會實現,也不清楚世界沒有人拯救的話會不會真的毀滅。
他只是選擇了相信,畢竟人活著是需要有點目標在的,而他并不是一個特別勇敢的人,如果沒有一個目標推著自己,可能真的就山里蹲一輩子也說不準呢。
現在,目標完成了,好像放下了一件沉甸甸的心事,又有點無處可去的迷茫。
目標完成了,接下來要如何呢?
要不先寫封信把曹操給罵一頓?
這個想法沒有在陸離腦海中停留太久,畢竟對方也沒有什么值得罵的地方,又不是壓榨人的黑心老板,別管是錢還是權,對方都沒有少過他的。
那么接下來先看著對方天下一統,改朝換代來一把,至于之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說吧。
心無牽掛的陸離給人的感覺,就是個人看起來越發仙氣了幾分,好像突然就突破了一個大境界一般。
與此同時,曹操那邊獲勝的消息也傳了過來。
雖然結果陸離是沒有半分延遲的第一時間知道了,但是這個過程還是處于一個未知狀態的。
現在過程送過來了,陸離本來就是準備出于禮貌看一下,免得日后說起來自己因為并不知曉而插不上話,但這一看眼睛就直接被粘在上面了。
陸離:嗯……嗯?!
一開始還是很軍事且現實的,但越往后看,尤其是看到孫權那邊的情況,怎么看起來這么不科學呢。
孫權等人敗了,但是他們沒有投降,他們跑了。
都不說別的,跑了這個結果本身就已經很離譜了,他們又不是陸離這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一個個都屬于家大業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而且自家地盤都變成曹操的了,他們能夠往哪跑?
答曰:往海上跑。
據說他們船造的相當高級,曹操這邊追過去最后卻也只能望洋興嘆,完全沒有辦法繼續追趕。
高不高級的,陸離就想問問領先世界多少年,能不能留下點技術給大家參考一下。
雖然他們跑了,但并沒有帶著所有人一起跑,至于擔不擔心這些人以后怎么辦,這就體現出這個時代各個家族分頭下注的優越性了。
本來他們的情況就沒有到一個會被牽連著全都殺掉的地步,再看看曹操陣營中的自己人,存續方面完全不存在什么大障礙。
便是孫氏本身,孫權不愿意投降,可孫氏有愿意投降的,你看看朝你投降獻城的人,你好意思對著對方家族下手?
可就算是后顧無憂,這難道可以成為你們義無反顧的往海里跑的原因嗎,這年頭的揚帆遠航風險可是很大的,他們一個個的有什么出海經驗嗎,怎么就敢這么莽呢?
不過想想,孫權貌似不準備投降,比起直接死掉,干脆去賭一把似乎也不是不能解。
畢竟一個是百分百死,一個則是還有可能活,怎么選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嘛。
雖然面對曹操失敗了,但好歹也是天命之子呢,橫穿太平洋開拓新大陸似乎不太現實,但是往北邊走,有好多島嶼,往南走,也有一片大陸。
就是不知道孫權那邊的造船業造出來的海船,支不支撐得起這份遠航了。
要讓陸離選的話,他真心希望對方可以。
揚州的收尾工作是由曹操親自做的,對方好似也感知到了這份勝利對自己有著怎樣的特殊意義一般,半點沒有因為勝利產生什么驕傲的情緒。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陸離還想過對方會不會順勢將劉備也給解決了,可曹操好似因為這場勝利突然就多出了耐心,沒有選擇乘勝追擊,反而慢條斯的進行著布置工作。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曹操如今對劉備做的就是前三者,他沒有去攻打對方,但也限制了對方向外擴張的軍事行動,外交上一邊與交州聯絡使其與之斷交,一邊派遣使者前去游說。而武力上,此次對戰孫權的大勝豈不是最好的武力展示。
劉備那邊不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對上曹操都稱不上是占優。
現在雙方雖然還不曾動兵,但曹操這邊屬于時來天地皆同力,劉備那邊則是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運與氣運是不一樣呢,后者可以歸為個人運氣,而前者……時勢造英雄。
不過劉備這位英雄也是很“適時”的,沒辦法,雖然是氣運之子,但劉備從來就沒有體驗過什么的天眷顧的好運氣,他要是歸類到主角里面,應該屬于草根奮斗還總是遇到各種坎坷的類型。
因為經歷過于坎坷,除了陸離很篤定他就是這個時代的氣運之子之一(曾經的),便是那些精通《周易》的看到劉備,都得懷疑一下自己的水平。
劉備他屬于那種又倒霉又幸運的類型,幸運在總是能夠逢兇化吉、絕處逢生,倒霉則在于他總是逢兇,總是走到絕處。
不過現在陸離可沒有心思關注劉備,他看著可以說有一段時間沒有見的曹操,感覺對方變化挺大的。
巧了不是,曹操也有類似想法。
他莫名覺得陸離看起來有些不一樣了,可具體哪里不一樣,卻有些看不明了。
而讓陸離沒有想到的是,原本說要解決孫劉之后給自己答案的曹操,如今好似已經做好了給出答案的準備,并且立刻就要給了。
劉備的牌面到底在哪里,不過要是按照劉璋來算孫劉,這樣倒也不算有什么問題。
曹操會怎么說?
陸離有些好奇,又有些期待。
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曹操總不能再等到兒子那一輩,自己做什么周文王吧。
而曹操這一次也是真的坦誠:“操欲食之九鼎。”
這話簡直超乎陸離想像的直白,士用三鼎,卿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天子才用九鼎。
按來說,他現在任務都已經完成了,完全可以放飛自我的給出想要給出的回應。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
可也不知道是有面子包袱在,還是習慣成自然,陸離有些復雜又有些釋然:“如此啊……”
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什么大驚失色的反應。
兩人看著彼此,都不由陷入了某種沉默。
曹操發現有些話真的到了時候,好像也沒有那么難以說出口。
那是違背禮數與恩義的不臣之心,卻也是最真實的野心與欲望。
有為了臣屬的部分,有為了百姓的大義,更有屬于自己的私心。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太美麗,太動人了。
事實上在陸離看來,這般直白袒露自己欲望的曹操其實也很動人,尤其是直白中也沒有完全丟掉不忍,真的讓人不太想對他說不。
陸離本也沒準備對他說不,從一開始就沒有。
陸離:“明公可是主意已定?”
曹操:“是。”
陸離:“絕不更改?”
曹操:“自然。”
陸離:“史書工筆當如何?”
曹操:“史書工筆又有何妨,不愧己心,不負天下。”
非要說的話,只是辜負了漢室而已。
陸離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如今你辜負了漢室,日后你曹家子孫不孝,也自有報應在的。
不過這種掃興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了,陸離只是點頭,然后回以一個說不出什么情緒的微笑。
個人在這個話題中好像沒有什么多余的情緒可以給出了,畢竟真的挺難言的,還是不言比較好。
看出了陸離的態度沒有過于反對,這對曹操而言已經足夠了,對方不愿意繼續這個話題,他其實也不怎么想繼續跟陸離說這種有些危險的話題。
曹操道:“伯安看起來心情甚佳,可有喜事?”
喜事自然是有喜事的,可惜不能跟別人說,陸離:“明公得勝,如何不喜。”
陸離真的變了,曹操更加篤定這一點,如果是之前,他會將這話說得有十二分的真,讓人產生不了一點懷疑。
可是現在,對方明擺著一副我隨便找個由騙騙你,你最好不要太多事,充滿著一股過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瘋感。
伯安,是并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給出的答案嗎,還是說……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窺見了你真實的模樣。
不,對方真實的模樣或許從未遮掩過,那些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明嘲暗諷,無一不彰顯著創作者的肆意與不好惹。
只是很多人覺得人應該不會這么直白,再加上見過對方之后,忍不住往好處想,就會自省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對文章進行過度解讀了。
可實際上那才是真正的你對嗎,伯安。
之前見不到人的時候,雖然書面交流從來沒有減少,但總忍不住胡思亂想,現在真切見到人了,很多想法突然就結束了。
曹操:“待諸事皆畢,可回洛陽否?”
陸離很明白這話的意思,一方面是問他想要繼續地方為官還是回歸中央,另一方面也是在說新朝定都洛陽。
陸離:“自無不可。”
結束了戰事之后,曹操也不是閑下來了,拿出了半天來跟陸離交談,剩下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
從曹操那里離開,陸離看到了仿佛卡好點等在那里的好友。
陸離:“奉孝。”
郭嘉雖然認識陸離的時間要比曹操一些,但這不妨礙他知道的事情比曹操多啊,老板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隔閡的。
而且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夠有我這般聰明呢,雖然其實也沒能完全看穿陸離的秘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郭嘉此刻開口:“恭喜伯安,得償所愿。”
陸離:……
奉孝,有一說一,你聰明的有點小嚇人了。
驚嚇一瞬后陸離接受良好,拉著郭嘉問起了戰爭小細節,這種事情在他們之間倒是沒有什么需要瞞著的地方。
于是陸離有幸知曉了追隨孫權一同離開的人員名單,以及孫權臨走前也沒有忘記刺一把背刺了他的江東豪強。
還有就是孫權一行人順利到近乎離譜的楊帆遠航。
先是小小造船廠,實際非常行,在沒有大規模資金與人力支持的情況下,硬是如同肝上長了個人一般,幫著孫權完成了跑路的最大依仗——海船。
再讓他們進行復制制造,在給錢給人的情況下,一時半會都造不出來了。
郭嘉親自去看過,那些人的困惑真的不是演的。
這運氣,也幸好是用在了戰敗跑路上,這要是用在戰場上,郭嘉都覺得很玄乎。
倒也不是絕對贏不了,而是即便贏了,恐怕也要贏的非常懷疑人生。
雖然他身邊本也不缺讓人感到懷疑人生的存在,但朋友還好說,變故就算了吧。
自從得到荊州之后,曹操這邊似乎就進入了一種一年一個小目標的穩定模式之中。
荊州、益州、揚州,來年不出所料的便是益州被劉備占據的那一部分。
這一場戰爭是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上戰爭還沒有開始,涼州那邊的誠意就已經送過來了,交州雖然還沒有正式表態,但從之前給出的種種暗示來看,幾乎沒有什么意外出現的可能,除非曹操在劉備這里栽一個大跟頭。
可惜,別管是天時地利人和,目前劉備占據的真的不多,天時是如今曹操勢如破竹、大勢難逆,地利是益州本地許多核心官員都早已投靠曹操,能夠清晰為對方描畫益州情況,人和則是戰亂已久,天下期待安定。
這一次,曹操沒有屠城,很多事情從這一點不同就足夠衍生出許許多多的不同。
或許還有很多人心向漢室,但比起漢室,如今的曹操顯然更像是天命所歸之人。
明明還有兩個并未完全歸屬的州,但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是曹操在某種戰爭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因為對方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場戰爭中還莫名帶上了一種特別的既視感。
以往總是忍不住要念叨幾句戒奢戒躁的陸離,這一次出奇的沉默,也不知道是相信曹操不會自傲,還是他已經自傲起來覺得曹操肯定會贏,所以不用叮囑什么。
別管陸離是怎么想的,曹操還真的有那么點不適應,然后習慣性的自我提醒了一下。
只占據幾郡之地的劉備,似乎用不上曹操親自出征,但做人要有始有終不是嗎,而且這極有可能是統一過程中最后一場內部軍事戰爭。
曹操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曹昂。
結果該怎么說呢,竟然跟孫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陸離萬萬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猜測竟然成了真,他們真的往更南邊跑了。
事實上這事還有一些連帶后果,比如說在涼州與交州相繼獻上“忠誠”,曹操與劉協之間“你情我愿”的三辭三讓開始之后,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小騷亂,并且出現了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都往劉備逃跑的方向跟著跑了。
最令陸離感到驚訝的是,跟著一起走的人還不少呢。
出現這種情況后,曹操還特意多看了他好幾眼,似乎生怕他也要跟著一起跑。
一起跑,我嗎?
抱歉,陸離最多就是有辭職不干的想法,倒也不至于跑路去開荒。
第一年孫權戰敗,任務完成。
第二年劉備戰敗,向南轉移。
第三年曹操登基,改朝換代。
如今再度回到中央任職的陸離,只覺得一切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些。
洛陽之前毀的比較徹底,但是曹操在打敗孫權給了陸離一個答案之后,就已經開始都城建設了,如今倒也還算是有模有樣。
面對新的職位與官服,陸離看著自己寫好的“辭職信”正在思考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陛下抱著一個盒子來找他了。
毫不心虛的陸離動作一派自然的做出狀,然后將那份書寫著辭職相關的文書塞進了一堆文書之中。
明……陛下,你的多疑在哪里,怎么就這么跑出來了,雖然如今的宮殿暫時還沒有原本的那般好,但至少它新啊,這年頭能不住二手房子可是個不容易的事情。
陸離起身拱手:“陛下。”
曹操拉著他相對而坐,非常令人眼熟的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如果陸離沒有記錯的話,那里面裝著的應該是他手工制作的雕版印刷板與活字印刷字塊。
他忍不住有些遺憾的看向了自己安置“辭職信”的地方,好吧,看來你暫時還不能與某人見面。
有些戰爭結束了,有些戰爭卻才剛剛開始。
不過明公你恐怕不清楚自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誰,如今的陸伯安已經不是昔日的陸伯安了,如今的陸伯安是寧可我創天下人,不可天下人創我的陸伯安。
只是來跟對方商量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