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司馬懿拿著皇帝的命令,準備朝東吳出發,或許有人會問,前不久唐軍與東吳發生過戰爭,這次孫權還有可能會見司馬懿不。這次自然會見,也一定會見。不過是怎么見面問題。
在這里就不得不說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或許很多東西都會產生影響,但是利益不會,利益驅動,就是這么回事啊?
司馬懿來到吳王宮,此時孫權正在與大臣們日常討論事情,可是一個下人闖了進來,他道:"大王,唐國使節司馬懿求見。"
得知司馬懿,孫權心里冷笑,王興讓司馬懿來這里肯定有原因的。他覺得如果王興與自己結了死仇,他是不可能如此。這個事情真的不好決斷。
孫權對下人道:"你去,好好照顧司馬懿,畢竟他是我們的使節,一定要好好伺候他。"
下人諾了一聲,然后就去接待司馬懿。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孫權道:"好端端的,大唐皇上怎么會讓人來,諸位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呂蒙說道:"大王,王興是一個十分自私生物,這個人突然造訪肯定是有目的,我記得有一句話叫做無事不登三寶殿,他肯定對于我們有一定的需求。"
虞翻贊同道:“我支持子明想法,王興是我們大吳可怕的敵人,我想他來這里肯定是想要謀算什么,準確來說是有目的,大王現在應該警惕呢?”
張昭嗯了一聲,不卑不亢道:"一直以來,我們與唐國發生矛盾,這次這么快就冰釋前嫌,很顯然是有原因,我想肯定是唐軍內部,出現可怕的事情,要不然王興怎么會讓人來。司馬懿來此肯定有原因,屬下提議大王不如見見他們,交流下。"
張昭想法,獲得了陸議認同,他道:"臣覺得張先生說的不錯,王興是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他是不會輕易讓自己利益受損。這次他讓司馬懿來這里,一定是他想要什么東西,或者說是要我們幫他對付誰,既然我們要搞清楚他的目的,就需要看看情況吧?兵法有云謀定而后動,臣也覺得應該看看情況,伺機而動。"
其實,孫權也知道他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就怕王興有詭計。王興小兒,一向是詭計多端,他擔心這個背后存在陰謀,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人心難測,不可不防?
“嗯,你們說的有些道理,要搞清楚唐軍目的,才能開始下一步。這樣,我就見見他司馬懿,我想司馬懿也巴不得想見我了?”孫權冷冷一笑道。
孫權話音剛落,引起很多人支持,他們也想看看王興這次又有什么算計,當然這次王興的算計,肯定少不了自己的好處。這也是為何會有那么多人同意的原因。
另一邊,司馬懿看著下人道:"我讓你問吳王,吳王怎么說的,他有沒有說要見我。"
下人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畢竟說這個,也要有一定情況,吳王只是讓他自己負責接待,至于怎么應對,他自己也是不怎么清楚。不過司馬懿問自己,他也不好意思不說,不過他接下來需要好好想想如何不得罪的說。
下人道:"您先不要心急,我家大王讓我接待您,他讓我說您有什么要求,就盡管說,他能夠幫助的,就需要幫的,您不用跟他客氣。"
司馬懿心里清楚孫權這個話,說了等于廢話,就相當于一句話不說,沒有半分用途,不過現實告訴他需要克制住,孫子兵法有云,小不忍則亂大謀。
司馬懿微笑道:"替我感謝吳王,我司馬懿能夠讓他如此對待,我司馬懿也是不虛此行。"
"不說先生是朝廷的使節,就說先生對于我家大王如此客氣,這種做法也是應該,讓先生如此對待,我們的心也是不怎么安定,謝謝先生如此待我東吳。"下人十分客氣道。
司馬懿也是沒有功夫跟他客氣,說了一句自己肚子餓了?就讓他下去準備東西。
而下人離開,仿佛是讓司馬懿明白,皇上這次計劃沒有那么容易成功,這個孫權還是得小心防備。
此時此刻,司馬懿耐心等待,而孫權正在貓著眼睛觀察司馬懿,這個司馬懿果然是厲害,在自己不準備見他,未嘗見他時候,都能夠如此冷靜,這敵人可怕,而且是非常的可怕的敵人。
“司馬先生,本王聽說你要見我,是什么事情嗎?不會是因為合肥之戰,您是來興師問罪吧!”孫權假裝生氣說道。
司馬懿不相信孫權不相信自己看不出來,他是能夠看出來點東西,畢竟孫權可不是笨蛋,他很不簡單。
"吳王,我來見您自然是有原?因的,不知道吳王有沒有聽說過最近發生的事情,否?是關羽的。"司馬懿不管孫權知不知道,但是他自己還是說出來具體的情況?只見,司馬懿道。
孫權搖頭晃腦,他是真不知道,他是真不清楚蜀軍情況?他是真不懂荊州發生的事,荊州情況可以說是不算多大的事情,畢竟這些事情與東吳關系不大,不是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聽說過,有點風聲鶴唳,對了仲達先生,看您的表情,到底是出了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
孫權假裝知道,又假裝不清楚情況,總之一句話孫權的一切都是在演戲,在騙人。
司馬懿現在才明白,皇上為何會讓自己來這里,那是因為面前這個人真的是很厲害,忽悠欺騙,他自己都不知道孫權會不會上當,畢竟如今的孫權可以說的是狐貍,不好對付呢?
司馬懿道:“就在前不久發生了一件事,關羽趁著我軍與你們發生不愉快的時候,趁虛而入,對于我軍發動戰爭結果。我家皇上讓我來這里,是想請貴方出手,不知道你們愿意不愿意?”
孫權當然是不愿意,畢竟他沒有得到實際的好處,又怎么可能會公然答應。再者孫權是一個精致利己主義,他又怎么會愿意幫助他的敵人,對于他而言劉備與王興最好的事情就是兩敗俱傷,那樣才是自己的機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過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不是嗎?
孫權也是有些無奈道:“唉,按理來講我應該出手,畢竟我的吳王是貴國所賞賜,我不應該袖手旁觀。但是,我考慮一下還是無法幫助你們的,你要知道我軍的糧食不夠,還有之前軍心士氣,都沒有徹底恢復,所以需要休息一段時間,等到恢復我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
司馬懿清楚這次是孫權找的借口,但是他收到王興消息,是無論如何也要說動孫權出手,孫權這樣就更加讓司馬懿覺得孫權謀劃東西,有些讓人不敢置信。他有一個大的陰謀,當然一切只不過是他的猜測的不過事實如此,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這次我帶來的東西,都是我們大唐特色的東西,同時 我家皇上已經讓我通知您,只要您自己可以出手,好處也是少不了的。這樣只要你們愿意出兵,攻下地盤都是你們自己,我們絕不會獨占一份,前提是你們愿意出兵。”司馬懿加大籌碼道。
司馬懿這一次,可以順勢拿出絕對的好處,他自然認為這次自己出那么多的好東西,孫權不至于一點想法也沒有的,只要他不是傻子就一定會抓住機會。
孫權這個人雖然是精致利己主義,可是他的心里對于王興想法,多余好處,他覺得王興詭計多端怎么會一下割肉那么大的一塊,很明顯他覺得王興是有陰謀,不過孫權也不會太傻,他已經提前想到了一個計策,那就是將計就計,讓王興幫自己除掉關羽,他自己在幫關羽報仇,不就可以了么?他思考了一下道:“仲達先生你說的是真的,真的要把荊州地盤送給我嗎?只要我拿下地盤。你說話可算話否?”
司馬懿也是看到他有些欲望在里面,他也是心情愉快,他覺得自己可以利用他對付關羽的大軍,等到自己皇上解決關羽,收拾荊州也就容易多了。
“我司馬懿,什么時候欺騙過吳王,我說話算話,您只要答應出兵,我們大唐的人一口唾沫一口釘子,說話一定是對的,我不會騙吳王的?”司馬懿一臉真誠道。
看到司馬懿的反應,孫權也是覺得自己計劃成功了一半,起碼王興以為自己出兵,他就是要給王興這樣的錯覺,他要讓劉備與王興自相殘殺,他才能夠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皇上的心思,我清楚,麻煩回去告訴皇上,三天以后我們就會出兵,這個消息,我拿自己信譽保證,絕對是真的。請相信我。"孫權一臉真誠道。
司馬懿看到自己的任務完成差不多,就準備要離開,畢竟他自己的目的達到。司馬懿笑道:"多謝吳王殿下,我先告辭,吳王保重身體。"
孫權也是作息做全套,送了一點禮物,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此時孫權陰冷滴看著司馬懿離開的身影,一場陰謀詭計正在開始,好戲還在后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