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aaaa_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嫩草影院永久久久精品_被黑人粗黑大肉奉视频_久久久久亚洲最大xxxx_特级a欧美做爰片毛片

    第187章 正文完正文完。

    前朝時期,霍家祖祖輩輩都鎮(zhèn)守在幽州,替朝堂抵擋契丹。

    后來,幽州和其它十五州一起,被末帝割讓給了契丹。

    霍家與契丹有著血海深仇,于是毅然投靠本朝太|祖皇帝,并且將“光復(fù)燕云十六州”寫進霍家祖訓(xùn),令霍家世世輩輩都銘記于心。

    霍翎的祖父霍英紹也曾奉命北伐,結(jié)果兵敗遭貶,霍家走向沒落。

    霍翎小的時候,常常會坐在旁邊,聽霍世鳴教導(dǎo)霍澤,聽他說起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目標(biāo),幾乎與霍翎一生的權(quán)力之路纏繞在一起。

    不,或許應(yīng)該在更早之前,在她還不真正清楚權(quán)力意味著什么時,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目標(biāo)就已經(jīng)深深扎根在了她內(nèi)心深處,與重返京師一起,成為貫穿她少女時期的執(zhí)念。

    人活一生,總是要有所追求的。

    在權(quán)力的漩渦里,親歷過最深刻的背叛與廝殺,手上沾染了無數(shù)人,甚至是骨肉至親的血,她這一生汲汲所求,難道就是為了成為皇后,成為太后,甚至是成為皇帝嗎。

    這些只是賦予權(quán)力的身份,并非目標(biāo)本身。

    重返京師這個目標(biāo),早在她收到立后圣旨那一年,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而現(xiàn)在,光復(fù)燕云這個目標(biāo),也不再只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愿景。

    ……

    丁景煥深吸一

    口氣,在明確了霍翎的決心后,他立刻跟著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思索此時展開北伐,一舉光復(fù)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有多高。

    首先是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治理,大燕國庫充盈。

    而且早在天狩十年,太后就下令,要在國庫之外,另設(shè)一個“河關(guān)私庫”。

    各地榷場貿(mào)易的利潤都存進了河關(guān)私庫里,這筆錢專款專用,為的就是來日北伐大穆,光復(fù)燕云十六州。

    丁景煥雖不知道這筆錢款具體有多少,但以大燕榷場貿(mào)易的體量,這么多年積累下來,數(shù)目一定十分可觀。

    其次是經(jīng)過這四五年的統(tǒng)治和鎮(zhèn)壓,羌州原本還有些不安分的局勢,已經(jīng)逐漸穩(wěn)定下來。

    一旦大燕和大穆開戰(zhàn),不僅可以讓羌州成為戰(zhàn)事的一個大后方,還可以直接從羌州抽調(diào)出一支成型的騎兵投入戰(zhàn)場。

    再加上大燕原有的兩支騎兵,以及操練多年的精銳步卒,兵鋒之盛,就連大穆鐵騎,都必須暫避鋒芒。

    第三是經(jīng)過這些年不間斷的梳理和清洗,朝堂上曲從依附太后的聲音越來越大,無需擔(dān)心北伐以后,后方會突然生出什么變故。

    而朝中最精銳的兩支邊軍,燕西軍和燕北軍,都掌握在太后手里。

    燕西軍主將白鏡文,燕北軍主將周嘉慕,燕羽軍主將陳立群,還有羌州主將李宜春,他們都是太后的人。

    只有太后順利登基,他們才能繼續(xù)在邊境安穩(wěn)領(lǐng)兵。

    而且北伐一旦功成,封侯拜相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愁他們會在北伐一事上不盡心。

    丁景煥這么一通盤算下來,發(fā)現(xiàn)從經(jīng)濟到軍事再到國內(nèi)局勢,大燕發(fā)動北伐的時機確實已經(jīng)足夠成熟了。

    當(dāng)然,自己這一邊準(zhǔn)備充足還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老對手,大穆現(xiàn)在的局勢可是十分微妙啊。

    說來也有意思,歷史在某些時候,總有些驚人的巧合。

    大燕和大穆對峙百年,不僅國力相當(dāng),就連國內(nèi)局勢都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先是大燕這邊,景元帝駕崩,大燕面臨著主少國疑的局面,霍太后不得不扶幼帝登基。

    再到大穆那邊,永慶帝駕崩,大穆同樣面臨著主少國疑的局面。

    永慶帝駕崩那一年,大穆奪嫡之爭愈演愈烈,幾位成年皇子和未成年太子之間勢如水火。

    太子借著被刺殺一事,想要解決掉幾位成年皇子,幾位成年皇子為求自保,紛紛起兵圍困京師,反倒讓太子落入險境。

    后來是身處前線的蕭國英領(lǐng)兵返回京師,才解了京師之困。

    太子也登上帝位,而朝中大權(quán),盡數(shù)落到太后和蕭家手里。

    但大穆也因為這件事情傷及了元氣,好些年都沒緩過來。

    那些被大穆用血腥手段鎮(zhèn)壓的游牧部落,趁著大穆內(nèi)亂之際,再次掀起反叛。

    蕭國英是小皇帝的親舅舅,太后的親弟弟,他是大穆有名的將領(lǐng),年紀(jì)輕輕就在平定內(nèi)亂、鎮(zhèn)壓各族上表現(xiàn)出色,立下無數(shù)功勛。

    所以各部落再次叛亂,大穆太后自然就派出了自己的親弟弟前去鎮(zhèn)壓。

    這幾年里,蕭國英來回奔波于平叛路上,基本沒什么好好休息的時候。

    可他這樣為大穆鞠躬盡瘁,又討得到什么好嗎。

    永慶帝駕崩,彼時還是太子的小皇帝被困在京師之際,連寫數(shù)封密信送去給前線的蕭國英,要求蕭國英立刻帶兵回京支援。

    那個時候的蕭國英正在和燕軍對峙,猶豫良久才選擇撤兵回京,因著這事,小皇帝對蕭國英一直有所猜忌,就連太后和蕭國英的幾個兄長,都對他有所不滿。

    小皇帝登基時,就已經(jīng)有十四歲,隨著他漸漸長大,同樣到了親政的年紀(jì),卻屢屢被太后掣肘后,他和太后的矛盾就更深了。

    大燕有意吞并羌戎時,蕭國英在朝堂上據(jù)理力爭,希望大穆出兵支援羌戎,一定不能讓大燕順利吞下羌戎。

    蕭國英的這個判斷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大燕吞并羌戎后實力必定大漲。

    實力大漲后,大燕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一定是北伐。

    燕云十六州就是中原王朝最大的苦痛與陰霾。

    大穆幫助羌戎對抗大燕,也是在幫助自己。

    但當(dāng)時因為朝堂上的重重矛盾,蕭國英的提議并沒有被完全采納,大穆只是派出了一支使節(jié)團。

    一直到蕭國英幾次據(jù)理力爭,還進宮去面見皇帝、太后,大穆才打算派兵去支援羌戎。

    結(jié)果這支士兵去得太晚了,反倒正好落入大燕的埋伏,被大燕殺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順利逃回大穆。

    不過小皇帝倒是抓住機會,用這場失利發(fā)作了蕭國英,成功收回蕭國英手上的一部分兵權(quán)。

    這自然引起了太后和蕭家的不滿。

    但小皇帝敢在這個時候發(fā)作蕭國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太后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已經(jīng)沒有多少精力再放在朝堂上。

    等到太后病逝以后,沒有了太后的壓制和周旋,小皇帝徹底得掌大權(quán),第一個拿來開刀的就是自己的舅家。

    蕭國英之死,恰恰說明了一件事,小皇帝和蕭家的矛盾,已經(jīng)徹底壓制不住了。

    不趁著大穆內(nèi)亂、自顧不暇的時候發(fā)動北伐,一舉奪回燕云十六州,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

    丁景煥越是這么盤算,眼睛就越是明亮。

    說白了,他會提議先登基,再出兵收復(fù)燕云,是因為他擔(dān)心北伐失敗會有損太后的威望,進而影響到太后的登基。

    畢竟,紙面實力終究是紙面實力。

    只要是打仗,就沒有人敢拍著胸口說自己一定能勝利。

    但是,如果不考慮北伐失敗的后果,單從現(xiàn)在的局勢去分析,現(xiàn)在是發(fā)動北伐,收復(fù)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時機嗎?

    毫無疑問。

    是的。

    大穆這位康寧帝,年紀(jì)雖不大,行事性情卻頗有其父之風(fēng),甚至可以說,他比其父還要乖戾殘暴不少。

    換做一般人親政以后,就算再不滿自己的舅家,都不會立刻對舅家喊打喊殺,可康寧帝偏不,他還沒親政呢,就從不掩飾自己對舅家的不滿,等到親政以后,那就更加不用收斂了。

    臨時被叫進皇宮的無鋒開口道:“這位康寧帝的行事,初看之下行事瘋狂,毫無章法,實則未必。”

    丁景煥露出洗耳恭聽之色:“此話何意。”

    無鋒看了一眼高臺上的霍翎,才道:“我們這邊的情況,瞞不住大穆,也瞞不住康寧帝。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我們正在想方設(shè)法讓圣人突破社會傳統(tǒng)、更進一步。這種時候,其實更應(yīng)該求穩(wěn),誰又能想到,圣人會決意發(fā)動一場北伐呢。”

    畢竟就連丁景煥這位絕對心腹,在聽說霍翎有意發(fā)動北伐后,都按捺不住進宮相勸,想請霍翎先登基。

    大穆那邊肯定也想不到,大燕居然有意在此時展開北伐。

    如果大燕接下來的精力完全放到太后稱帝一事上,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百官上書進勸太后稱帝,民間百姓自發(fā)聯(lián)名請求太后稱帝。

    等到朝廷和民間的稱帝聲勢都發(fā)動起來后,還有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幽禁在太和殿多年的天子,要寫下禪讓詔書,自愿將皇位讓給自己的親生母親,請?zhí)蠓Q帝。

    一場場政治作秀下來,太后才能正式準(zhǔn)備自己的登基大典。

    而且女人稱帝,禮法要不要變動,規(guī)制要不要變動。

    如果要改朝換代的話,季燕宗廟該如何處理,季姓宗室要如何安排。

    還有那些追隨在霍翎身后,為她登基出過不少力的功臣要不要進行封賞?

    這里面需要掰扯和博弈的地方不知凡幾。

    每一條禮法,每一項規(guī)矩,都是千百年來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實踐后定下來的。

    想要改變禮法,突破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霍翎最大的敵人是誰?

    已經(jīng)不是她的親生孩子了。

    她最大的敵人,是這世間所有反對女人稱帝的聲音。

    是無數(shù)既得利益者搭建起來并運行千年的游戲規(guī)則。

    更是這千百年歷史留下來的文化慣性。

    即使她向前邁出了最后一步,真正登上了權(quán)力至巔,身后也會有無數(shù)雙手試圖將她重新拽落下來。

    他們在等待她衰老,等待她虛弱,等待著歷史,重新回到原本的軌跡上。

    和這樣的歷史慣性進行較量,那是持續(xù)一生也未必能分出勝負的戰(zhàn)爭。

    甚至有可能她前腳剛駕崩,后來者就會大肆污名化她的存在。

    斗爭,斗爭。

    權(quán)力是永恒的斗爭。

    在和這千百年來的歷史慣性進行一場徹底的斗爭之前,霍翎要先把自己心心念念了幾十年的事情做完,再攜此不世之功,登基稱帝,改朝換代。

    再然后,就是窮盡自己最后的歲月、精力、心血,逆歷史之潮流和文化之慣性,重新構(gòu)建游戲規(guī)則。

    ***

    北伐的決議,以最快速度通傳下去。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時隔十?dāng)?shù)年之久,兩國再宣戰(zhàn)事,而這一次,是由大燕主動發(fā)起。

    “昔前朝昏庸無道,割燕薊以賂契丹。朕每覽輿圖,豈忍漢土分裂,遺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國富民強,當(dāng)揮師北狩,橫絕大漠,完我金甌,再勒燕然。”

    燕北邊境,主將周嘉慕單膝跪地,聽著從朝廷派來的欽差宣讀太后的旨意。

    “末將領(lǐng)旨。”

    周嘉慕雙手高舉過頭頂,從欽差手中,接過這道宣戰(zhàn)的詔書。

    他捧著圣旨,站起身來,回身望著自己身后的一眾親信將領(lǐng)。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讓出去后,這百年來,我燕北將士忍辱負重,厲兵秣馬,從未有一刻懈怠,只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恥,光復(fù)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語氣鏗鏘激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將,隨我出征,北狩大穆!”

    一眾親信將領(lǐng)跟著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與此同時,同樣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關(guān),送到了更遠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綜合國力其實相差無幾,也許大燕的經(jīng)濟實力更強,百姓更富庶,但邊境線上沒有天險可守,這讓大燕在面對大穆鐵騎時,總顯得底氣不足。

    等到霍翎成為太后,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后,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在大燕順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綜合國力已經(jīng)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結(jié)好軍隊,準(zhǔn)備從燕北、燕西、羌州三路發(fā)兵時,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無鋒沒有猜錯,從康寧帝再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認(rèn)為大燕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們看來,雖然女人稱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大燕這位攝政太后,距離稱帝確實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時的她,難道不應(yīng)該將所有精力放到鎮(zhèn)壓國內(nèi)的反對派系,然后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準(zhǔn)備上嗎?

    正是因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康寧帝才會迫不及待地對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蕭國英這位在軍中具有極高威望的齊王。

    如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燕軍,再看著中京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就算康寧帝行事再不計后果,也知道形勢對大穆來說十分不利。

    三路兵馬,共計二十萬精銳開赴燕云,氣勢如虹,萬眾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駐扎的兵馬只有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燕軍,穆軍難免顧此失彼。

    不過穆軍的反應(yīng)也不算慢,在最初的倉惶過后,也很快據(jù)城而守,組織反抗,試圖阻攔燕軍。

    但與二十萬精銳,三路齊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萬守軍實在有些不夠看,很快就左支右絀起來。

    西京大同府被圍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請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寧帝握著求援信,也覺頭疼。

    這些年里,大穆統(tǒng)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頻頻暴動反叛,多虧了蕭國英四處奔波救火,才勉強穩(wěn)住局面。

    蕭國英在世時,可是殺得各族人頭滾滾,令各族對他聞風(fēng)喪膽,最嚴(yán)重的時候,單是看到蕭國英麾下那面迎風(fēng)招展的軍旗,各族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如果蕭國英還活著,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調(diào)其它地方的軍隊前去增援燕云,短時間內(nèi)也不用擔(dān)心各族會生亂。

    但蕭國英死了。

    這位殺神,被康寧帝親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駐軍不能調(diào)動,那能夠調(diào)動的,就只有拱衛(wèi)中京的駐軍了。

    可是康寧帝敢對蕭家下手,底氣正是來源于中京的駐軍。

    如若將中京的駐軍調(diào)走,誰來拱衛(wèi)他的安危?

    各地駐軍不能動,中京駐軍不能動,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圍得動也不能動,終至陷落。

    圍繞著大同府興建的關(guān)隘、堡壘,全部都被燕軍掃蕩占領(lǐng)。

    原本與自己互為犄角的西京淪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撐。

    比起西京,燕京這邊的守軍更為強大精銳,而且康寧帝也是勉強抽調(diào)了一些軍隊過來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決計不能有失了。

    兩國精銳在戰(zhàn)場上來回廝殺,互有傷亡,但隨著大燕三路兵馬陸續(xù)抵達燕京城外,將燕京圍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穆軍大勢已去。

    僵持?jǐn)?shù)月,燕軍將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壘據(jù)點悉數(shù)掃蕩占據(jù),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獨木難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軍正式進駐燕京。

    這意味著,被前朝割讓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復(fù)。

    從此以后,中原王朝終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擋異族鐵騎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傳回大燕,傳回京師洛城,百姓雀躍,朝廷震動。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開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從庭院飄進緊閉的大殿,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絲春意,卻無法驅(qū)散大殿的寂寥。

    再華美的宮殿,一旦沒有了人氣,即使日日勤于打掃,也難免顯出幾分衰敗之感。

    這座建立在皇宮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應(yīng)該是整座皇宮里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但在過去幾年里,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遺忘了一般。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xiàn)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zhàn)報,大軍進駐燕京,燕云十六州被光復(fù)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后,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fù)燕云而高興。一百年了,燕云終于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xùn),太|祖皇帝的遺愿,終于是實現(xiàn)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么多年,辛苦了那么多年,終于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于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yīng)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fù)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后,就有數(shù)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zhí)蟮腔Q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后,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shù)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云十六州成功光復(fù),請?zhí)蠓Q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后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里,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后,你每次來我這里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zhàn)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guān)心前線戰(zhàn)況,才應(yīng)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fù)燕云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dāng)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并沒有讓我充當(dāng)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里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么人來充當(dāng)說客呢。

    “光復(fù)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里養(yǎng)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里,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guān)不關(guān)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zhí)蠓Q帝,太后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后不久,大燕主動發(fā)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guān),再下西京,最后是圍困燕京。

    戰(zhàn)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后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xiàn)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后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圣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愿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圣旨并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dāng)他終于寫好這道圣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fù)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圣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jīng)]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里,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fù)燕云的大業(yè),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里,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yīng)聲,但眼角余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后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lǐng)受了。”-

    第三卷: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5c5c5c5c|午夜免费|四虎影视最新免费版|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精品服丝袜无码视频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一区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欧美韩日一区|WWW内射国产在线观看|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线观看 | 日本=a网址|99性视频|来个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超碰高清在线|色综合色欲色综合色综合色乛 | 久久久久久久久淑女=av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亚洲第一综合网站|操操网=av|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NAME? | 青青久草视频在线|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美女天天操|日韩成人午夜视频|91中文字幕网|99久视频 | 国产一级黄色|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sif=angtv国产在线|亚洲一级毛片色视频|一级二级三级=av|特级理论片 | 国产=a级一区二区|免费观看=av福利片|欧美一二三区精品|一本到无码=aV专区无码|好爽...又高潮了毛片|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a片 | 国产一区黄|午夜福利国产成人无码GIF动图|骚色综合|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天天爽天天草|久久成人一区二区|国语对白露脸XXXXXX|黄色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川上优在线|中国黄色免费 | 玩丰满熟妇XXXX视频|九九热国产视频|一级毛片真人免费播放视频|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免费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日本亚洲欧洲精品|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性色|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色午夜|91tv永久入口|91九色鹿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1亚洲福利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日韩不卡高清|成人午夜视频无码免费视频|一道本道加勒比天天看|欧美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水果派解说|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国产96在线亚洲|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奶头鸭度|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看片 | 91porn在线视频|尤物视频网站在线|日韩色性|三级黄色=a级片|看免费黄色一级片|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 美女人妻激情乱人伦|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国产在线区|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天天干天天射综合|九九九九精品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国产奂费一级毛片|色七综合|草蹓视频在线观看|伊人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国产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国产不卡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蜜桃综合|欧美精品日韩一区 | 日本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CHIN=a男男互插网站|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看|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国产乱子伦无套一区二区三区 | 大地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视频大全|蜜桃色=av|大陆毛片|青青久操视频|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国产综合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1769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色姑娘天天干|日本ssswww|国产vps毛片 | 美女裸乳裸体无遮挡的网站|在线观看不卡视频|免费午夜看片|亚洲精品日韩一|一级中国黄色片|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叶玉卿 | 牛牛热在线视频|久久精品2024|久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观看|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草的爽=aV导航 | 水蜜桃一区二区|特黄特黄=a级毛片免费专区|99久免费视频精品老司机|#NAME?|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欧美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蜜桃特黄=a∨片免费观看|97在线成人自拍视频|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精品综合网|97伦理97伦理2018最新|中国老师精69xxxxxx免|四虎影视永久免费 | 国产一二区在线观看|黄在线免费|欧美大片www|无码h片在线观看网站|亚洲图区综合网|伊人久久亚洲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日本=a=a=a=a片毛片免费观蜜桃|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一夲道无码不卡免费视频|穿乳环蒂环上锁调教老师|国产成人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片一区|欧美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波波成人网|亚洲第一色区|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久久www色情成人免费 | 扒开双腿吃奶呻吟做受视频|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在线一区|国产精品色婷婷亚洲综合看|午夜专区|亚洲人成人毛片无遮挡 |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内射高清|一二三四视频在线社区中文字幕2|大地资源在线观看中文免费|午夜精品免费观看|无码成人18禁动漫网站 |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国产欧美精品一二三|久久免费视频1|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光棍久久|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浪潮网站|亚洲青草视频|乌克兰18极品XX00喷水|#NAME?|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爱ⅴ=a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情侣偷拍在线一区|天堂网在线.www天堂|成人=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日本国产一区二区|美女被日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宗合久久伊人|国产精品嫩草研究院|欧美日韩一本|娇小萝被两个黑人用半米长|国产精彩视频一区二区|成年人在线免费看视频 | 超碰人人草人人干|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方式|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视频九色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乞丐|97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久久|九九九免费|俄罗斯18一19sex性大|国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免费 |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91香蕉在线极品观看|两个人看的www高清视频中文|九九久久影院|偷拍超碰|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 免费=a级网站|69=av片|久久看片|爱干=av在线|久久激情视频网|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 亚洲性久久|欧美三级图片|日韩美一区二区|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114一级片|91免费观看国产 | 91看片网页版|郎在远方免费观看|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不卡|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韩国在线观看=av | 人与牲口性恔配视频免费|亚洲成=a人片4444|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四虎影院免费|天天拍拍天天干 | 免费视频99|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3小时|伦理一国产=a级|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国产人妻无人性无码秀列|毛片免费看网站 |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www.欧美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揄拍|龙珠超二在线观看免费国语高清|羞羞答答=av成人免费看|99日精品视频 | 天天干在线播放|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大全|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三区四区 | 国产免费=ab|视频精品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毛片|高潮好爽视频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大片|三级黄片毛片 | 一级女毛片|日本美女bb视频|尹人成人|亚洲成人=av观看|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91人成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