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八年九月,林縛堅辭永興帝遺詔,擁閔王繼位,改年號繼貞;梁氏十一月底病逝,謚孝貞穆太皇太后。
一個月后,即繼貞二年元月一日,繼貞帝頒詔讓位,林縛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崇”,改年號為“啟元”。
顧君薰即皇后位,蘇媚、劉妙貞、孫文婉、柳月兒、小蠻及元嫣封為六貴妃,左氏姐妹及入江綾織封為嬪妃。宋佳、顧盈袖、單柔三女,則與其他重臣大將的女眷一起,冊封為國夫人或郡君,以此來掩人耳目……
林縛同時頒詔封永興帝遺子繼貞帝及成王為永濟公、永昌公,海陵王元鑒海改封為成國公,永昌侯元錦秋改封信昌伯,使其四人與其他元氏宗室子弟遷居浙西婺源。
同時給秋野監逆案平反,給靖北侯蘇護正名,并頒國魂詔,立國魂碑,追祭李卓、顧悟塵、陳西言、曾銘新等自慶裕年以來為國犧牲的將官吏卒。
徹底革除政事堂及中樞六部,由樞密院及所轄十六部司執掌中樞政權,改都察院為監察院,將原刑部所轄的審刑司獨立出來,提格為審刑院,與樞密院、監察院并列,原刑部其他司院并入樞密院警備部,改公府會議為樞府會議,置于樞密院、監察院、審刑院及軍部之上。
同年二月,葉濟羅榮
曹義渠沒有選擇擁立元氏子弟為帝,與江寧對抗,而是迫不及待的
五月,西征軍指揮部會同寧則臣、敖滄海、陶春等部二十萬兵馬,分從南陽、洛陽及河津三地進擊關中。
雖說其時隨葉濟多鏑西逃的北燕匠師,也仿效淮東伏火弩鑄造銅炮,但以關中之財力及人力,
而與此同時,西征軍除編有八百門輕重型火炮之外,裝備到一線營卒的燧
歷經浦城、潼關、武關數戰,西征軍
元歸政、元錦生、高義等人,
到八月中旬,西征軍即復關中全境,楊一航出任關中宣撫使;林縛同時成立西北衛戍防區,將長淮軍及太行山獨立鎮師皆編入西北防區,使敖滄海、鄧愈分別出任正副都指揮使,負責繼續追剿西逃殘敵的重任。
啟元二年春,林縛使寧則臣
魏世延率部投降,率部隨周同北進,于四月會同寧則臣所部圍成都。曹義渠稱帝不過一年,帝王幻夢即告破滅,他
陳芝虎與葉濟羅榮率部逃出關中后,即分道揚鑣。陳芝虎自封秦帝,控制河源以西的河西故郡,建立西秦國。葉濟羅榮
啟元七年,陳芝虎西征敕勒國,屠城后召敕勒王女侍寢,
陳芝虎身亡,西秦國大亂,之前給陳芝虎暴力壓制的西北疆諸胡皆起兵造反;林縛則令敖滄海率十萬馬步軍西征,啟元九年六月攻陷西秦國都鄯善(今哈密),分設河西郡及西秦都督府。
葉濟多鏑率燕胡殘部踞北庭,
國境線延伸到哈密以西的伊梨,整個依賴于陸路的后勤補給線已經綿延有四五千里。中樞及地方也無意再將國境西擴,林縛也便順勢停下往西北疆繼續擴張的步伐,調整對西北疆的戰略,改武裝征服為移民歸化。
從啟元元年到啟元十年,對東北地區的歸化工作一直都
除了設遼陽郡歸中樞直轄外,
由于燕胡從燕京、遼陽等地西逃時,十分的倉促,有近三十萬青年婦女給遺棄,其中近二十萬婦女隨農墾兵團北遷,與農墾兵結合組成新的家庭,扎根落戶。
從啟元二年起,以遼南鐵場建設為標志,遼陽以南、與遼口之間的千山東麓地區煤鐵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
整個遼東半島兩面臨海,而經渤海、東海到江淮地區,航海受風暴的威脅,要遠遠少于夷州以南海域;甚至
而僅遼東地區,之前的遼東漢民加上之后給燕胡強遷過去的漢民,就有一百六七十萬人——這諸多項使得遼陽
而遼陽開
雖說往西北疆的擴張
永興元年江淮一斤棉紗價值約四百錢,已經比傳統的土紗低了一截;到啟元元年江淮棉紗價格下降一半左右,到啟元十年,江淮棉紗再下降一半,一斤紗僅百錢——技術上的長足進步使得以棉紗、棉布為代表的淮東工業品足以橫掃國內、海東及南洋諸國傳統的土布、土紗市場,從中牟求厚利。
而江寧也很清醒的認識到,只有不斷擴外的國內外市場,使得工業品一直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才能一直強烈的刺激以江淮地區為主的工業區規模不斷擴大、刺激新技術的不斷成長。
而
啟元十四年,林縛使其時任東南水師指揮使的楊釋親率東南水師半數兵力跟戰艦南征芨多。
最終以割占面積為夷州兩倍大小的佛僧羅島及設港開埠為條件,接受芨多王朝的議和。其時,佛僧羅島已經是江寧
而到啟元二十年,海外都督府及水師軍事基地則延伸到泰西帝國(阿拉伯)及蘇比亞、阿克蘇姆等國的東海岸,達到十六個之多。由于燕胡殘部的西進,火炮、火槍及諸多新式造艦技術也開始
劉師度所擔憂的人口、爆炸現象,率先
啟元二年伐蜀戰役完結之后,包括遼陽郡
到啟元二十年,短短十八年間,淮河以南地區的人口暴增六成還多,達到九千三百萬。
雖說南方土地產糧的潛力,能夠承受上億甚至更多的人丁消耗,但是這些土地,用四五千萬人就勉強耕種;江淮地區工礦及運輸業一直
西北疆是苦寒之地,愿意移民西北疆實邊的人不多,需要中樞財政拿出大量的補貼才可行,而大量剩余人口則以海外十六個都督府為核心,往南洋地區進行遷移。
將永興年間也計算
比起向南洋地區的主動移民,截止到啟元二十年,往西北疆及東北地區的實邊移民,還不過一百二十萬人,中樞還為此付出上千萬銀元的代價。
佛僧羅從啟元十四年才設立海外都督府,到啟元二十年,移民佛僧羅的江淮民眾就高達二十萬人。殖商銀莊、南洋船社與都督府以極廉價的價格向江淮移民出售肥沃的土地,六年時間
到啟元二十年,黑水洋、南洋船社名下登記注冊的五百噸級以上商船就高達五千艘。
除靖海水師、東南水師之外,黑水洋、南洋船社裝備三級主力戰艦的護衛艦隊與諸都督府護衛軍,亦成為新帝國
比起黑水洋、南洋船社這種軍政財商結合的特殊勢力體不同,殖商銀莊要稍稍單純一些。
早初殖商銀莊用六百萬畝賞功田所置換出來的兩千萬銀元的資本金,到啟元二十年激增了二十倍,達到四億銀元,這還沒有將過去二十年向股東
淮東錢莊的實力跟規模比殖商銀莊還要大一些,資產金達到六億銀元;此外濟州銀莊等數家規模稍小,后期才得到
早期的海外貿易主要是與當地人及勢力進行交易,而傳統的海外貿易物已經難以滿足新帝國增漲的需求,到啟元二十年,海外移民漸近成為貿易的主體。
包括十一個海外都督府以及柔佛、婆羅、高麗、扶桑等國
到啟元二十年,輸入國內的婆羅火油每年就升至六十萬噸,而輸入其他地區的婆羅火油,每年也高達三十萬噸,年貿易總額高達三千萬銀元。而控制婆羅國逾九成油井的婆羅火油商社,不僅具體經營者、管理者及核心技工都是漢人外,其股數除了皇室、殖商銀莊、淮東錢莊、南洋船社等持有外,其余則主要由盧加都督府等地的移民群體持有。
除了婆羅火油,而從海外輸入江淮浙閩地區、作為紡織工業原料的棉花,截止到啟元二十年,每年就增加到八百艘海船之多——這些棉花原料的供應商,差不多有七成皆是海外移民控制的種植園供應,早期流放海外的戰俘以及當地土著及后期移民海外的江淮民眾,則是這些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
除了火油、棉花是主要輸入貨物外,每年還有差不多近三千艘海船,滿載著硝石、婆羅山灰、硫磺、金銀銅貴金屬、蕉麻、蔗糖、名貴木材、藥材等大宗貨物,
而這些龐大的大宗貨物輸入,國內則以新布、成衣、染料、食鹽、瓷器、鋼鐵、船舶、兵械以及傳統的茶葉、絲綢等大宗貨物進行貿易抹平。
制造機械、蒸汽機及最新式的戰船及火炮、火槍,則
大宗海外貿易,除了涉及其中的諸多勢力獲利極厚外,也給中樞歲入帶來雄厚的海關稅,啟元二十年僅海關關銀入就高達兩千六百萬銀元。
算上對殖商銀莊、淮東錢莊、南洋船社、黑水洋船社等商社團體的海外資產增值征稅,啟元二十年中樞歲入海外的益就貢獻了逾五千萬銀元,占到啟元二十年整個中樞歲入的四分之一。
啟元二十年中樞歲入規模達到兩億銀元,是永興末年的十倍;除了海外貿易繁榮的同時,也依賴于國內統一市場的異樣繁榮。
從啟元二年中原戰事徹底結束開始,林縛
永興七年林景中主持修造金川大鐵橋,耗資四十六萬銀元有余;隨著技術的
永興七年林景中修造金川大鐵橋,需林縛咬牙支持;到啟元二十年,地方修造鐵橋的批復權已經下放到府一級,啟元二十年近半數府縣開始動工
這也就意味著到啟元二十年,僅國內修造鐵橋對鋼鐵的需求量就達到三四十萬噸以上。除了修造鐵橋,國內道路修造、運河及涵洞、大壩的修造、鋼筋混凝土新建筑法的推廣以及新式機械的大量使用,都刺激著國內鋼鐵需求量的增漲。
到啟元二十年,國內鐵料及鋼總產量突破四百萬噸,是永興末年全國鐵料及鋼產量(含北燕、川蜀等
雖說早期的蒸汽機效率低、耗煤量大,但高速
鏜床早期用于槍炮等戰械的制造,需求極端保密的技術,到啟元二年之后鏜床技術才由林縛特批,用于制造蒸汽機汽缸與活塞,較好的解決了蒸汽機早期鑄造件的氣密性問題。
啟元十四年,江寧高等機械學堂教師陳修因
采煤業擁有大量廉價的煤以及足夠的利潤,對生產率的追究也達到極致,到啟元二十年,國內各大煤場及其他礦場所使用新式蒸汽機就高達三百余臺。
啟元二十年,濮塘鐵場籌資兩百萬銀元,
雖說此時試驗成功的蒸汽機車,最快速度不過每小時十六公里;第一條鐵軌建成后,速度更會控制十公里每小時以下,遠不及奔馬的速度。
但是,鐵軌鋪成之后,蒸汽機車的持續運行及高裝載量所帶來的高效率,則遠非載重馬車能比。
濮塘鐵場已成
國內的鋼鐵需求量還想要有大幅的上揚,就必須要尋求新的刺激點;這也是濮塘鐵場愿意投入巨資造第一條鐵軌的原因。
一旦蒸汽機車技術成熟,掌握鋼軌鑄造技術的濮塘鐵場,自然也將從中受益匪淺。
啟元二十年,江寧第一艘百噸級蒸汽船下水
除了崇學館外,到啟元二十年,新帝國
新學
除高等學堂外,林縛直接以皇室名義撥資成立的各類研究室就有十幾家,近年來皇室入里每年差不多都有數百萬到上千萬銀元不等的?,都撥給這些研究室使用。
對林縛來說,比較做皇帝來,也許更看重崇學館大學士的名銜。
啟元三十年,從荊州到虞東的揚子江水道上航行的蒸汽船已多達兩百余艘,而蒸汽與風帆混合海運船也建造了十數艘,最早用于近海運輸。
到此時,蒸汽機車的時速穩定到二十到二十五公里之間,高速機車的試驗時速也達到四十公里——即使客運也開始具備比載客馬車更明顯的優勢。
從濮塘第一條線開始,國內十年建設于礦山與江河海港碼頭之間的貨運鐵軌,已經累計有八百余里。
啟元三十一年,樞密院拔資四千萬銀元,著手建設籌備有五年之久,始于明州港、經蕭山跨越錢江、經杭州、湖州抵達江寧、全長逾八百里的第一條客貨混運鐵軌。
開花彈的廣泛使用,使得木質戰船變得越
啟元四十年,國內人口增漲兩億,海外移民總數也突破三千萬之多,中樞歲入也增加到十億銀元,林縛則正式簽署人口控制法案,以相對溫和的手段推廣避孕技術,鼓勵少生優生,以求
與此同時,林縛簽字同意分段建造東始海州、經徐州、大梁、洛陽、長安、臨洮一直到鄯善的華夏大鐵路。
此方案將耗數億銀元、耗時十到二十年的時間,但也將徹底打過中原腹地與西北疆地區的聯絡,有助于將帝國的疆域有效的控制到伊犁河谷地區。
而其時國內的鐵路線已經延伸有四千里。
林信繼位后,不改年號,仍延續“啟元”紀年。林縛雖退位,但一直到啟元四十四年,都以太上皇的身份輔政。啟元四十四年,柳月兒、那赫玉容兩女
******************
ps:
(寫到這里,就更俗本人而言,已無余味了,故而興筆;倘若有書友興致不減,有意寫外傳或補篇,請